[发明专利]局部散射源反演的近场散射函数转换弹目交会回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8631.0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1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梁子长;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朱成之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局部 散射 反演 近场 函数 转换 交会 回波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局部散射源反演的近场散射函数转换弹目交会回波的方法,对已知几何外形的目标,生成在探测天线照射下的目标动态回波,包含:S1、按目标的长度方向构建椭圆柱状的包围面,将目标完全包围在内;S2、基于正交偶极子,获取包围面上的近场散射函数的分布数据;S3、在弹目交会过程中,对近场散射函数进行探测天线方向图的加权计算;S4、基于加权后的近场散射函数,反演计算目标表面的局部散射源;S5、基于反演的局部散射源,生成目标的动态回波。本发明能实现不同观测天线下弹目交会回波的快速计算,将目标近场散射函数与观测天线去相关,提高特性数据的适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近场散射函数转换弹目交会回波的方法,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局部散射源反演的近场电磁散射特性数据转换生成弹目交会回波的方法,属于雷达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处理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常用的弹目交会雷达回波仿真方法主要有基于目标离散网络模型以及基于目标散射点这两类。两者均需要直接结合观测天线方向图进行计算,获取的电磁散射计算数据与观测天线密切相关,不同观测天线的散射数据难以共用。同时,基于目标离散网格模型的方法一般涉及的电磁散射计算量较大,仿真速度难以满足要求,也难以利用逼真度更高的散射测量数据。而基于目标散射点的方法则存在复杂目标全局散射点难以提取,数据精度难以保证的缺陷。
空军工程大学的林存坤、张小宽等在空军工程大学学报,2015,16(4),46-49上公开的文献《基于FEKO的引信目标近场动态散射特性实时仿真[J]》,给出了一种基于全波算法的目标散射回波快速仿真方法,根据引信特点建立了弹目交会模型,实现了弹目交会回波仿真。但是该方法仍然采用天线方向图直接进行回波仿真,未涉及近场散射函数至弹目交会回波的转换。
环境电磁特征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梁子长、岳慧等在上海航天,2011,第2期,32-37上公开的文献《广义RCS及近场电磁散射建模应用》,提出了基于偶极子的适于远近场的广义RCS定义以及基于天线分解的弹目交会回波转换方法。但是该方法未涉及目标包围面、局部散射源反演等方面内容。
南京理工大学的刘清成、李兴国等在系统仿真学报,2009,21(16),5954-4957上公开的文献《近程毫米波多普勒目标模拟器的建模与仿真》,给出了一种基于散射点的目标回波仿真方法。但是该方法结合散射点及天线方向图直接进行回波仿真,未涉及近场散射函数至弹目交会回波的转换。
南京理工大学的肖泽龙、张恒等的专利申请《一种引信目标回波模拟半实物仿真装置》(公开号:CN106646399A),提出了一种引信目标回波模拟半实物仿真方法,该方法采用等效散射点模型模拟近场目标。但未涉及近场散射函数至弹目交会回波的转换。
北京锐安科技有限公司的罗权的专利申请《一种目标回波仿真方法和装置》(公开号:CN105467369A),提出了一种目标回波仿真方法,该方法根据目标飞行轨迹分别计算目标回波,观测距离较远。但未涉及近场散射函数至弹目交会回波的转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曹运华、吴振森等的专利申请《基于波束分解和局部照射的激光引信近场回波功率计算方法》(公开号:CN105486180B),提出了一种基于波束分解和局部照射的激光引信近场回波功率计算方法。但是该方法未涉及微波段雷达目标回波的计算,也未涉及近场散射函数至弹目交会回波的转换。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散射源反演的近场散射函数转换生成弹目交会回波的方法,以解决并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局部散射源反演的近场散射函数转换弹目交会回波的方法,实现不同观测天线下弹目交会回波的快速计算,将目标近场散射函数与观测天线去相关,提高特性数据的适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局部散射源反演的近场散射函数转换弹目交会回波的方法,对已知几何外形的目标,生成在探测天线照射下的目标动态回波,具体包含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未经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86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面移动设备的引导装置及其引导方法
- 下一篇:一种淮山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