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7962.2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4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代立新;代哲尘 | 申请(专利权)人: | 代立新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48;A61K9/16;A61P17/0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615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黄褐斑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中药,尤其是一种治疗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黄褐斑也称肝斑,为面部的黄褐色色素沉着。多对称蝶形分布于颊部。多见于女性,血中雌激素水平高是主要原因,其发病与妊娠、长期口服避孕药、月经紊乱有关。损害为黄褐或深褐色斑片,常对称分布于颧颊部,也可累及眶周、前额、上唇和鼻部,边缘一般较明显。无主观症状和全身不适。色斑深浅与季节,日晒,内分泌因素有关。精神紧张,熬夜,劳累可加重皮损。一般采用外用药物、面膜、手术磨皮、激光手术等等治疗。但是这些方法治标不治本,价格昂贵,容易复发。
中医认为,中医认为黄褐斑主要在于肝、脾、肾功能失调,肝郁、脾虚、肾亏从而导致气机不畅,气血瘀滞于脉络,颜面失于濡养所致。中药治疗黄褐斑具有突出整体调节、副作用小、疗效稳定等优点,故成为治疗黄褐斑的有效理想途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中医药工作者在中药治疗黄褐斑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亟待开发创新中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治疗黄褐斑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对于黄褐斑从内部进行调理治疗,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当归10-15份、川芎10-20份、白术10-25份、茯苓15-30份、枳壳10-15份、郁金15-25份、紫薯10-15份、白芍15-30份、益母草10-15份、白芷10-20份、桃仁10-15份、红花10-20份、香附15-25份、泽兰10-20份、僵蚕15-25份、甘草6-9份。
作为优选地,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当归12份、川芎 15份、白术20份、茯苓25份、枳壳12份、郁金20份、紫薯12份、白芍25 份、益母草12份、白芷15份、桃仁12份、红花15份、香附20份、泽兰15 份、僵蚕20份、甘草7份。
作为优选地,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当归10份、川芎 12份、白术12份、茯苓15份、枳壳10份、郁金15份、紫薯11份、白芍20 份、益母草10份、白芷12份、桃仁10份、红花10份、香附15份、泽兰10 份、僵蚕20份、甘草6份。
作为优选地,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当归15份、川芎 18份、白术22份、茯苓25份、枳壳15份、郁金25份、紫薯15份、白芍30 份、益母草15份、白芷20份、桃仁15份、红花18份、香附25份、泽兰20 份、僵蚕25份、甘草8份。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治疗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当归、川芎、白术、茯苓、枳壳、郁金、紫薯、白芍、益母草、白芷、桃仁、红花、香附、泽兰、僵蚕、甘草,筛分除杂,较大的原料切成黄豆大小的小块,混合均匀后在紫外线杀菌灯下灭菌处理1小时,然后置于容器中用常温水浸泡60-100分钟;
2)、将浸泡后的中药原料和浸泡用的水置于砂锅中,武火煮沸后,文火加热30分钟,晾至温度降至50-70℃后,取滤液,砂锅中的药渣备用,并将滤液倒入容器中;
3)、将步骤2)中砂锅中的药渣中加入热水,进行二次煎煮,先武火煮沸,再文火煮20分钟,晾至温度降至50-70℃后,滤得二次药液;
4)、将步骤2)和步骤3)中得到的药液合并,并混合均匀,晾至室温后装瓶或装袋,得中药组合物药液。
上述方法制备的为中药汤剂,本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为:1天分三次服用。也可1次性煎煮2天的药量,将制得的药液杀菌后灌装密封,冷藏,服用时先微加热即可。本中药组合物还可以制备成粉剂胶囊,具体方案如下:
如上所述的治疗黄褐斑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称取当归、川芎、白术、茯苓、枳壳、郁金、紫薯、白芍、益母草、白芷、桃仁、红花、香附、泽兰、僵蚕、甘草,筛分除杂,较大的原料切成黄豆大小的小块,混合均匀后在紫外线杀菌灯下灭菌处理1小时,然后研磨成粉,过500-800目筛分后,得中药粉末;
2)、将步骤1)得到的中药粉末装入胶囊皮中制成中药胶囊。
进一步地,该制备方法1)步骤中得到的中药粉末的粒度为600目
本中药组合物还可以制备成茶包,具体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代立新,未经代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79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