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去除紫铜炉液杂质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7532.0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4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雷锐铭;喻红;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龙阳精密复合铜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5/14 | 分类号: | C22B15/14;C22B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陈骏键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去除 紫铜 杂质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快速去除紫铜炉液杂质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紫铜炉的炉温控制在1190℃~1200℃;2、将覆盖在紫铜炉内的炉液表面上的专用覆盖剂捞出,每隔8~12分钟取样检测炉液内Fe、Zn杂质含量;3、向紫铜炉内加入专用覆盖剂进行覆盖吸附,再加入TUP14进行除氧处理,间隔8~12分钟后进行捞渣,然后将炉液覆盖好;4、间隔15~25分钟后取样检测炉液内Fe、Zn杂质含量和P含量,每隔8~12分钟取样检测,连续取样两次;5、对两次取样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当炉液内P含量的降低值小于40ppm且Fe、Zn杂质含量均小于20ppm时,则炉液成分合格。与传统工艺做法相比,本发明大大降低了人力、物力、财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杂质去除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去除紫铜炉液杂质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生产TP1/TP2/T1/T2/TU1/TU2等紫铜管线材产品过程中,由于原材料有杂质或操作不当,导致紫铜炉液中的Fe、Zn等杂质成分超标。传统的去除紫铜炉液中Fe、Zn等杂质的做法是进行洗炉稀释。例如:在生产TP2管坯过程中,7吨的熔化炉内Fe元素含量达到150ppm,远大于国际标准50ppm,采用传统工艺进行洗炉稀释,需要7~8小时,产生不合格品高达30~35吨,才能将炉液中Fe元素含量降至50ppm以下,这种工艺无疑大大增加了人力、物力、财务成本。为此,申请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传统工艺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降低人力、物力、财力成本的快速去除紫铜炉液杂质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快速去除紫铜炉液杂质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紫铜炉的炉温控制在1190℃~1200℃;
步骤S2,将覆盖在炉液表面上的专用覆盖剂捞出,使得炉液完全裸露,每隔10~15分钟取样检测炉液内Fe、Zn杂质含量;
步骤S3,当取样检测到炉液内Fe、Zn杂质含量小于或等于10ppm时,向炉内加入专用覆盖剂进行覆盖吸附,再加入TUP14进行除氧处理,间隔8~12分钟后进行捞渣,然后将炉液覆盖好;
步骤S4,间隔15~25分钟后取样检测炉液内Fe、Zn杂质含量和P含量,当炉液内P含量调整至200ppm~240ppm且Fe、Zn杂质含量小于或等于10ppm时,每隔8~12分钟取样检测,连续取样两次并记录下两次取样检测结果;
步骤S5,对两次取样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当炉液内P含量的降低值小于40ppm且Fe、Zn杂质含量均小于20ppm时,则炉液成分合格;当炉液内P含量的降低值大于或等于40ppm时,则向炉内加入磷进行除氧处理,再返回步骤S4。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专用覆盖剂为木炭,覆盖厚度为15cm~20cm。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TUP14为磷铜,用量为1000:2。
与传统工艺做法相比,本发明大大降低了人力、物力、财力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采用本发明的快速去除紫铜炉液杂质的生产方法对Fe、Zn含量超标达213ppm的紫铜炉液进行除杂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紫铜炉的炉温控制在1195±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龙阳精密复合铜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龙阳精密复合铜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75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钢板表面处理装置的激光切割机
- 下一篇:新材料成分分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