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汤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7486.4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94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龙怡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怡璇 |
主分类号: | A61K36/8905 | 分类号: | A61K36/8905;A61P15/00;A61K3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宁霞光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盆腔炎 中药 汤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常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在患者体质较差的情况下,急性盆腔炎的病程可迁延及反复发作,造成慢性盆腔炎。但是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过程,如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可导致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导致慢性盆腔炎的病因有很多。当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发生变化或外源性致病菌侵入,亦可导致炎症的发生。急性盆腔炎如未得到彻底治疗,病程迁延而发生慢性盆腔炎,也可能由于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例如阑尾炎、腹膜炎等蔓延至盆腔,导致慢性盆腔炎的发生。病原体以大肠埃希杆菌为主,患者可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部分慢性盆腔炎为急性盆腔炎遗留的病理改变,并无病原体存在。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人工流产等各种对盆腔有一定损害的手术及侵入性检查,或没有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可导致生殖道黏膜损伤、出血、坏死,导致下生殖道内源性菌群的病原体上行感染。盆腔炎多发生在性活跃期妇女,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以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下生殖道的性传播疾病,如淋病奈瑟菌性宫颈炎、衣原体性宫颈炎以及细菌性阴道病可以通过下生殖道与盆腔的连接,进而导致盆腔炎症的发生。由于在经期进行性行为,使用不洁的月经垫、盆浴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此外,不注意性卫生保健、疏于进行阴道冲洗者,盆腔炎的发生率高。PID所致的盆腔广泛粘连、输卵管损伤,输卵管防御能力下降,易造成再次感染,病情反复发作,导致慢性盆腔炎的急性发作。
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病位在盆腔,其病因多由邪毒或湿热,经阴部上行而犯冲任、胞宫,以致邪气留注或瘀滞或虚损于该部,使气血运行受阻,损害盆腔组织,或病程日久,迁延不愈,粘连增生而成包块,故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是治疗本病的首要法则。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内服中药。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汤剂,由以下原料制成:10-15克细辛、10-15克益母草、8-12克橘核、8-12克荔枝核、8-12克小茴香、7-9克五灵脂、7-9克延胡索、7-9克川谏子、7-9克制香附、3-5克乌药、3-5克枳壳、5-7克紫花地丁。
优选地,所述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汤剂,由以下原料制成:12.5克细辛、12.5克益母草、10克橘核、10克荔枝核、10克小茴香、8克五灵脂、8克延胡索、8克川谏子、8克制香附、4克乌药、4克枳壳、6克紫花地丁。
上述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细辛、益母草、橘核、荔枝核、小茴香、五灵脂、延胡索、川谏子、制香附、乌药、枳壳、紫花地丁混合,得混合药材,用混合药材总重量6-8倍的水浸泡1-2h;
(2)浸泡结束后,加热至沸腾,文火煎煮40-60min后过滤,收集第一次滤液,药渣备用;
(3)向药渣中加入重量4-6倍的水,加热至沸腾,文火煎煮30-40min后过滤,收集第二次滤液;合并第一、二次滤液,即得中药汤剂。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中药汤剂具有暖宫散寒、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的功能,治疗慢性盆腔炎见效快,治愈率高,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汤剂,由以下原料制成:10克细辛、10克益母草、8克橘核、8克荔枝核、8克小茴香、7克五灵脂、7克延胡索、7克川谏子、7克制香附、3克乌药、3克枳壳、5克紫花地丁。
上述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细辛、益母草、橘核、荔枝核、小茴香、五灵脂、延胡索、川谏子、制香附、乌药、枳壳、紫花地丁混合,得混合药材,用混合药材总重量6倍的水浸泡1h;
(2)浸泡结束后,加热至沸腾,文火煎煮40min后过滤,收集第一次滤液,药渣备用;
(3)向药渣中加入重量4倍的水,加热至沸腾,文火煎煮30min后过滤,收集第二次滤液;合并第一、二次滤液,即得中药汤剂。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怡璇,未经龙怡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74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