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的烟气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5509.8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1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樊永生;周林;刘显彬;段明华;段言康;平原;吴涛;王雪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催化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75;B01D53/86;B01D53/56;B01J2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133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烟气 脱硫 除尘 一体化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的烟气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窑炉特别是燃煤锅炉的烟气中含有粉尘、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上述烟气成分排入大气会导致雾霾、酸雨等一系列大气污染现象,从而威胁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大气污染控制工作要求的日趋严格,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技术也在不断革新,目前,燃煤电厂广泛应用的脱硫脱硝除尘的工艺流程为:SCR脱硝(催化剂一般为板式或蜂窝式V-W-Ti体系催化剂)—除尘(采用袋式除尘、旋风除尘、电除尘等除尘工艺)—湿法脱硫(石灰石-石膏法),但上述三个工序各自独立运行,设备体积庞大,且结构复杂,因此能耗较高,占地面积大。加之传统工艺通常将SCR脱硝催化剂置于工艺前端,长期运行过程中,烟气中的SO2、烟尘等会造成脱硝催化剂失活,进而大大影响催化剂的寿命。
专利CN104667715A公开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和工艺,其缺点主要有,将除尘脱硝放在工艺前端,难以避免脱硝催化剂中毒问题;采用流化床脱硝,对烟气流速要求较高,增加了能耗;另外,除尘管在粉体脱硝催化剂上端,烟尘会进入脱硝催化剂,影响脱硝效率。
专利CN105233644A公开的燃煤烟气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复合工艺系统,但该工艺系统中多用陶瓷管、陶瓷过滤膜,成本较高,且该工艺步骤繁杂,不适合广泛应用
因此,急需开发一种体积小、运行简便、投资成本低、性能稳定的脱硫脱硝除尘处理系统代替传统复杂、庞大的脱硫脱硝除尘工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的烟气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处理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模块化的烟气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含脱硫系统和除尘脱硝系统,所述脱硫系统设置在所述除尘脱硝系统前端;
所述脱硫系统包括脱硫塔、喷头和石灰罐,所述喷头设置在脱硫塔内上部,通过管道与设置在脱硫塔外部的石灰罐连通,脱硫塔外下部设置有烟气入口,所述烟气入口通过管道与设置在脱硫塔外部的锅炉连通;
所述除尘脱硝系统包括反应仓和设置在所述反应仓内的一体化催化剂模块,所述一体化催化剂模块由若干个催化剂单元组装而成,所述催化剂单元为两端交错堵孔的蜂窝状V-W-Ti催化剂;
所述脱硫塔与反应仓通过连接烟道连通,所述连接烟道上设置喷氨系统。
进一步,所述脱硫系统中通过干法进行脱硫。
进一步,所述一体化催化剂模块由若干个催化剂单元以矩阵排列的方式组装而成。
进一步,所述两端交错堵孔的蜂窝状V-W-Ti催化剂中各孔道壁表面涂覆有0.1mm-2mm的氧化钙层。
进一步,所述涂覆的方式为浸涂或喷涂中的一种。
进一步,所述两端交错堵孔的蜂窝状V-W-Ti催化剂中各孔道壁的孔隙率为60-75%。
进一步,所述两端交错堵孔的蜂窝状V-W-Ti催化剂背压小于2000Pa。
进一步,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两端交错堵孔的蜂窝状V-W-Ti催化剂中包含0.3-5wt%V2O5和0.8-8wt%WO3。
进一步,用于所述两端交错堵孔的蜂窝状V-W-Ti催化剂堵孔的堵孔料为硅粉或黏土与高温粘结剂按质量比1:1-5混合而成。
进一步,所述高温粘结剂为耐高温胶水、天然石材专用无机胶或高温胶泥中的一种。
进一步,所述高温粘结剂为耐高温胶水SL8303、天然石材专用无机胶TW26641或高温胶泥PA-80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催化剂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催化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55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