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碳源、生物反应器及以该固体碳源处理废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4377.7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8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林冠佑;张婷婷;廖圣茹;刘宇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C02F3/12;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鲍俊萍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条状单元 固体碳源 生物反应器 限位区 转折部 废水 骨架结构 液体通过 复合材料 供气体 整合 配置 | ||
1.一种固体碳源,其特征在于,该固体碳源包括:
多条状单元,各该条状单元具有至少一转折部,以借该转折部构成限位区,且任一该条状单元的限位区中配置有至少另一该条状单元,而使该多条状单元整合而成一骨架结构;以及
多个间隙,其形成于任二该条状单元之间,以供气体或液体通过,其中,形成各该条状单元的材质为密度大于0.9g/cm3的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碳源,其特征在于,各该条状单元具有多个转折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碳源,其特征在于,各该条状单元具有至少一延伸部,以连接该转折部,且该限位区是由该转折部与该延伸部共同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碳源,其特征在于,各该条状单元之间以错位排列及/或缠绕,而使该多条状单元整合而成一骨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碳源,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的密度为0.95至1.2g/cm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碳源,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00至1000cm2/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碳源,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为多孔性复合材料,以该复合材料总体积计,该复合材料的孔隙率为10至5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碳源,其特征在于,该条状单元的长径比为40:1至1000: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碳源,其特征在于,形成该条状单元的材质包括淀粉与生物可分解聚合物,且该淀粉与该生物可分解聚合物的重量比为3:7至7: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体碳源,其特征在于,该生物可分解聚合物选自聚己内酯、聚乳酸、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共聚物、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及聚丁烯琥珀酸己二酸共聚合物所组成群组的至少一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碳源,其特征在于,该多条状单元之间还具有至少一连接部。
12.一种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该生物反应器包括:
本体,具有滞留空间、位于该滞留空间内的反应区域、与该滞留空间连通的馈入口及与该滞留空间连通的馈出口;以及
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碳源,其置于该反应区域中,其中,该反应区域具有由该多个间隙所构成的流体通道,且该流体通道与该馈入口与该馈出口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以该滞留空间的总体积计,该反应区域的体积为占50至8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以该反应区域的总体积计,该多条状单元的总体积占20至60%。
15.一种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使废水和活性污泥与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碳源接触,令该废水通过该多个间隙,得到经处理的废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废水中含有50mg/L至600mg/L的硝酸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处理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废水的pH值为6.5至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43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臭氧净水机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