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总线阻抗自动匹配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214346.1 | 申请日: | 2017-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3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张隆辉;孙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H04L12/4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 地址: | 21408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总线 阻抗 自动 匹配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总线阻抗自动匹配装置及方法,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结构相同的主设备和从设备,主设备和从设备用于分别连接在通信总线的两端;主设备包括控制芯片、通信芯片、数字电位器、显示屏和接线端子;控制芯片内集成有通信控制器;控制芯片的第一引脚与通信芯片的控制引脚相连;控制芯片的第二引脚与数字电位器的输入引脚相连;控制芯片的第三引脚与显示屏的数据引脚相连;通信芯片的总线引脚与接线端子相连;数字电位器的输出引脚与接线端子相连。解决了根据经验选择电阻导致匹配效率低的问题,达到了快速确定通信总线阻抗的匹配值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通信总线阻抗自动匹配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经常会受到风浪等环境力的作用,因此船体会受到比设计载荷更大的载荷,从而造成船体结构的疲劳损伤和严重过载。因此需要安装船体结构长期监测系统,实现对船体结构强度的实施评估,保证船舶的安全航行。
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各船厂电气布线设计、施工设计、线缆选型等差异,船体结构长期监测系统所采用的通信总线经常会出现通信总线阻抗不匹配导致通讯异常、通讯失败等问题,严重干扰了船体结构长期监测系统的正常工作。因此在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要根据现场环境对通信总线的终端电阻进行调整,使得通信总线阻抗匹配。
通常在对通信总线进行阻抗匹配时,技术人员根据经验在通信总线两端加入终端电阻后进行通讯测试,通讯失败则更换其他阻值的电阻再进行测试,但是由于电阻的选择是根据经验确定的,存在随机性和盲目性,因此匹配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通信总线阻抗自动匹配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一种通信总线阻抗自动匹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主设备和从设备,所述主设备与所述从设备的结构相同,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用于分别连接在所述通信总线的两端;所述主设备包括控制芯片、通信芯片、数字电位器、显示屏和接线端子;所述控制芯片内集成有通信控制器;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引脚与所述通信芯片的控制引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引脚与所述数字电位器的输入引脚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三引脚与所述显示屏的数据引脚相连;
所述通信芯片的总线引脚与所述接线端子相连;
所述数字电位器的输出引脚与所述接线端子相连。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主设备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电容和电感;
所述第一电阻串联在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通信芯片之间;
所述第二电阻串联在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数字电位器之间;
所述第三电阻串联在所述通信芯片与所述接线端子之间;
所述电容的一端与所述接线端子相连,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感串联在所述第三电阻和所述接线端子之间。
第二方面,一种通信总线阻抗自动匹配方法,应用于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总线阻抗自动匹配装置中,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分别连接在所述通信总线的两端;
初始化所述主设备和所述从设备;
通过所述主设备发送预设报文;
判断所述从设备是否收到所述预设报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43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