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用太阳能发电设备控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214220.4 | 申请日: | 2017-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2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 发明(设计)人: | 陆泽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宜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控制器 方位调整 家用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发电模块 电机驱动模块 设备控制系统 光能采集板 电机 储电容器 家用负载 通讯模块 移动终端 输出 光电转换电路 光强传感器 安全性能 电能输送 控制系统 输出电路 依次连接 智能化 采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太阳能发电设备控制系统,包括移动终端、方位调整电机、智能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智能控制器连接的太阳能发电模块、储电容器、家用负载、通讯模块、光强传感器和电机驱动模块,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光能采集板、光电转换电路和输出电路,所述输出电路经智能控制器后分别将电能输送至家用负载和储电容器内,所述智能控制器通过通讯模块与移动终端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器通过电机驱动模块控制方位调整电机,所述方位调整电机用于调整光能采集板的采光角度;本控制系统可实现电能输出的智能化控制,安全性能更好、电能输出更加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发电设备领域,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家用太阳能发电设备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电能的消耗量与日俱增,尤其是在用电高峰季节,使用大功率的家用电气往往会导致城市供电吃紧,出现电荒问题。目前,家用太阳能发电设备的拥有量愈来愈多,但是在安全性及电能输出控制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使用率还相对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性能更好、电能输出更加稳定、可靠的家用太阳能发电设备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家用太阳能发电设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方位调整电机、智能控制器、以及分别与智能控制器连接的太阳能发电模块、储电容器、家用负载、通讯模块、光强传感器和电机驱动模块,所述太阳能发电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光能采集板、光电转换电路和输出电路,所述输出电路经智能控制器后分别将电能输送至家用负载和储电容器内,所述智能控制器通过通讯模块与移动终端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器通过电机驱动模块控制方位调整电机,所述方位调整电机用于调整光能采集板的采光角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聚光罩,所述聚光罩罩设光能采集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断路器,所述断路器设在输出电路与智能控制器之间的输电线路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家用负载包括交流负载和直流负载,所述输出电路经智能控制器后分别将电能输送至交流负载和直流负载,在所述输出电路与交流负载之间的输电线路上设有逆变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充放电控制模块,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设在智能控制器与储电容器之间的输电线路上,所述储电容器的放电端口通过电线经充放电控制模块与逆变器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输出电路与智能控制器之间的输电线路上设有数据采集模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电压检测电路和电流检测电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储电电量显示模块,所述储电电量显示模块用以显示储电容器的电量存储信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数据分析模块,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与智能控制器连接,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以分析输电线路上经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电流及电压参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实现电能输出的智能化控制,安全性能更好、电能输出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家用太阳能发电设备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中:1-移动终端、2-方位调整电机、3-智能控制器、4-太阳能发电模块、4-1-光能采集板、4-2-光电转换电路、4-3-输出电路、5-储电容器、6-通讯模块、7-光强传感器、8-电机驱动模块、9-交流负载、10-直流负载、11-逆变器、12-充放电控制模块、13-数据采集模块、14-储电电路显示模块、15-数据分析模块、16-断路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宜科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宜科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42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