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阻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3984.1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74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车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延陵镇优越合金厂 |
主分类号: | C22C19/03 | 分类号: | C22C19/03;C22C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炼 电阻材料 重量百分比 高温熔炉 混合稀土 金锭 拉伸 制备 | ||
本发明是一种电阻材料,其特点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锌0.22%~0.30%、铝3%~4%、铜1%~2%、铍0.2%~0.6%、钛0.2%~0.6%、镍64%~78%、硅0.1%~0.60%、锰0.22%~0.30%、钇0.02%~0.04%、混合稀土0.04%~0.06%、碳小于等于0.05%、硫小于等于0.01%、磷小于等于0.001%、余量为铁;制备时,将上述成分用高温熔炉熔炼,熔炼温度为700‑900℃,熔炼时间为3‑5小时,后经降温到的金锭后拉伸成导线即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材料,特别是一种电阻材料。
背景技术
电阻,是一个限流元件,将电阻接在电路中后,电阻器的阻值是固定的一般是两个引脚,它可限制通过它所连支路的电流大小。阻值不能改变的称为固定电阻器。阻值可变的称为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理想的电阻器是线性的,即通过电阻器的瞬时电流与外加瞬时电压成正比。用于分压的可变电阻器。在裸露的电阻体上,紧压着一至两个可移金属触点。触点位置确定电阻体任一端与触点间的阻值。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大小一般与温度,材料,长度,还有横截面积有关,衡量电阻受温度影响大小的物理量是温度系数,其定义为温度每升高1℃时电阻值发生变化的百分数。电阻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变电能为热能,也可说它是一个耗能元件,电流经过它就产生内能。电阻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流的作用。对信号来说,交流与直流信号都可以通过电阻。电阻材料市面上多种多样,但是由于成本高,影响电阻值,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电阻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电阻材料。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电阻材料,其特点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锌 0.22%~0.30%、铝3%~4%、铜1%~2%、铍0.2%~0.6%、钛0.2%~0.6%、镍64%~78%、硅0.1%~0.60%、锰0.22%~0.30%、钇0.02%~0.04%、混合稀土0.04%~0.06%、 碳小于等于0.05%、 硫小于等于0.01%、磷小于等于0.001%、余量为铁;制备时,将上述成分用高温熔炉熔炼,熔炼温度为700-900℃,熔炼时间为3-5小时,后经降温到的金锭后拉伸成导线即可。
本发明一种电阻材料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特征是:
1、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锌 0.23%~0.30%、铝3%~4%、铜1%~2%、铍0.3%~0.6%、钛0.4%~0.6%、镍65%~78%、硅0.2%~0.60%、锰0.22%~0.30%、钇0.02%~0.04%、混合稀土0.04%~0.06%、 碳小于等于0.05%、 硫小于等于0.01%、磷小于等于0.001%、余量为铁。
2、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锌 0.23%~0.30%、铝3%~4%、铜1%~2%、铍0.3%~0.6%、钛0.4%~0.6%、镍70%~78%、硅0.3%~0.60%、锰0.25%~0.30%、钇0.03%~0.04%、混合稀土0.04%~0.06%、 碳小于等于0.05%、 硫小于等于0.01%、磷小于等于0.001%、余量为铁。
3、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锌 0.28%、铝3.5%、铜1.5%、铍0.5%、钛0.5%、镍75%、硅0.5%、锰0.28%、钇0.035%、混合稀土0.05、 碳小于等于0.05%、 硫小于等于0.01%、磷小于等于0.001%、余量为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针对合金含量的变化,在制作工艺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能源,符合 现代“节能降耗”的形势。
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其权力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延陵镇优越合金厂,未经丹阳市延陵镇优越合金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39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