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液态金属的便携式磁粉探伤仪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3760.0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1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雷雄俊;盛磊;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靖创液态金属热控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84 | 分类号: | G01N27/8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655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液态 金属 便携式 探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损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便携式磁粉探伤仪。
背景技术
磁粉检测(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简称MT),又称磁粉探伤或磁粉检查,是五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常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磁粉检测是利用导磁金属在磁场中被磁化,并通过显示介质来检测缺陷特性的一种方法。磁粉探测被广泛应用于探测铁磁材料的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当磁铁材料被强烈磁场磁化以后,如在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存在于磁化方向垂直的缺陷,即会造成部分磁力线外溢,形成漏磁场,若在漏磁场处施加磁粉或磁悬液,则漏磁场对磁粉产生吸引力,从而引起磁粉或者磁悬液的聚集,进而显示出缺陷。同时由于不连续的磁痕堆集于被检工件的表面上,所以能直观的显示不连续的形状、位置和尺寸,并大致确定其性质。
对于现场检测,因周围环境和被检工件形状限制,固定式和移动式的磁探仪不能使用,因此便携式的磁探仪使用频率更高。便携式磁探仪具有噪音小、寿命长、操作简单方便、适用性强、性能稳定的特点。目前的便携式磁探仪采用硅钢片制作磁轭,在长时间使用后磁轭温度升高,线圈电阻变大,使线圈电流减小,从而导致磁场减弱,影响磁粉检测结果。同时,温度持续过高会降低磁轭与线圈的使用寿命。目前采用的办法是在磁探仪连续工作几小时后,断电使磁探仪散热一定时间,这样做虽然会延长磁探仪的工作寿命,但同样会影响工作效率。通常无损检测要求在短时间内提供准确结果,以便后续工作的开展,因此提高工作效率对无损检测过程至关重要。此外,因硅钢片密度较大,使得现有的便携式磁探仪重量较大,不利于现场检测工作。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便携式磁粉探伤仪,以解决现有的探伤仪散热差、工作效率低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液态金属的便携式磁粉探伤仪,包括磁轭、线圈、磁探头和绝缘壳体;所述磁轭包括U型的本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液态金属和铁粉;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本体的两臂上;所述磁探头铰接在所述两臂的端部;所述绝缘壳体套设在所述本体上,并覆盖所述线圈。
其中,缠绕在所述两臂上的所述线圈串联且绕制方向相同。
其中,所述液态金属为镓、镓铟合金、镓铟锡合金、铋铟锡合金中一种或多种。
其中,所述绝缘壳体为U型。
其中,所述绝缘壳体的侧面设置有电源插口。
其中,所述绝缘壳体上还设置有开关。
其中,所述磁探头与所述两臂的端部通过铆钉连接。
其中,所述绝缘壳体的材质为塑料。
其中,所述线圈材质为绝缘铜导线或铝导线。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液态金属的便携式磁粉探伤仪,通过采用具有高热导率的液态金属制作磁轭,使得磁粉探伤仪在工作时,液态金属制成的磁轭能把热量快速传导至环境中,降低磁轭本身的温度,保证了磁粉探伤仪工作时内部温度不致过高,避免了传统的磁粉探伤仪需要断电散热的问题,进而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加速检测进程;同时,由于磁粉探伤仪的散热迅速,使得磁粉探伤仪工作时始终处于一个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进而能延长磁粉探伤仪的使用寿命,节省成本;此外,由于液态金属具有较低的密度,制成的磁轭的重量相对传统的磁轭更轻,使得基于液态金属的便携式磁粉探伤仪更加轻便,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液态金属的便携式磁粉探伤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电源插口;2、磁轭;3、开关;4、磁探头;5、铆钉;6、线圈;7、绝缘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靖创液态金属热控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靖创液态金属热控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37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零件探伤装置
- 下一篇:基于共生式磁芯环绕结构的感应热像无损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