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3677.3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1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斌;韩澍青;周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6F3/16;G06K9/00;G06Q20/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5 北京市通州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传感器 指纹信息 长条形 移动终端 组合特征 预设 指纹 匹配 移动终端本体 移动终端控制 存储介质 身份验证 身份信息验证 握持 失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该移动终端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第一侧的第一长条形指纹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第二侧的第二长条形指纹传感器,该控制方法包括:在进行身份信息验证时,获取用户握持所述第一长条形指纹传感器和第二长条形指纹传感器的组合指纹信息;判断所述组合指纹信息是否与预设指纹组合特征匹配;若所述组合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组合特征匹配,则身份验证通过;若所述组合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组合特征不匹配,则身份验证失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面屏技术的逐渐普及,现有的将指纹按键设置于移动终端正面的方式已经不适应全面屏时代。同时,现有的移动终端大多采用单一指纹按键,其一次只能获取一个手指的指纹信息,安全性较差,很容易造成用户在醉酒等无意识的情况下被强迫尝试进行指纹验证,他人只需每个手指验证一次,不超过十次尝试即可验证指纹成功,导致信息泄露或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以提高移动终端安全性,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第一侧的第一长条形指纹传感器、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第二侧的第二长条形指纹传感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进行身份信息验证时,获取用户握持所述第一长条形指纹传感器和第二长条形指纹传感器的组合指纹信息;
判断所述组合指纹信息是否与预设指纹组合特征匹配;
若所述组合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组合特征匹配,则身份验证通过;
若所述组合指纹信息与预设指纹组合特征不匹配,则身份验证失败。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组合指纹信息是否与预设指纹组合特征匹配的步骤具体为:
判断所述组合指纹信息中所包含的指纹特征是否与预设指纹组合特征内的所有指纹特征一一匹配。
可选的,所述组合指纹信息包括第一长条形指纹传感器获取的第一指纹组合、以及第二长条形指纹传感器获取的第二指纹组合,所述预设指纹组合特征包括第一预设指纹组合和第二预设指纹组合,所述判断所述组合指纹信息是否与预设指纹组合特征匹配的步骤具体为:
判断所述第一指纹组合中所包含的指纹特征是否与第一预设指纹组合内的所有指纹特征一一匹配,且所述第二指纹组合中所包含的指纹特征是否与第二预设指纹组合内的所有指纹特征一一匹配。
可选的,所述预设指纹组合特征至少包括第一验证指纹组合特征和第二验证指纹组合特征,所述第一验证指纹组合特征对应移动终端解锁身份验证,所述第二验证指纹组合特征对应支付身份验证;所述控制方法具体为:
在进行移动终端解锁时,获取用户握持所述第一长条形指纹传感器和第二长条形指纹传感器的组合指纹信息;
判断所述组合指纹信息是否与第一验证指纹组合特征匹配;
若所述组合指纹信息与第一验证指纹组合特征匹配,则解锁所述移动终端;
若所述组合指纹信息与第一验证指纹组合特征不匹配,则不解锁所述移动终端;
和/或,
在进行支付验证时,获取用户握持所述第一长条形指纹传感器和第二长条形指纹传感器的组合指纹信息;
判断所述组合指纹信息是否与第二验证指纹组合特征匹配;
若所述组合指纹信息与第二验证指纹组合特征匹配,则允许支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珠穆朗玛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36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