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模组电芯固定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3541.2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2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欧鹏巴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5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固定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电芯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是电动汽车的“心脏”。电池模组是为譬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的新能源交通运输工具提供动力能源的核心部分。其可以理解为电池电芯经串并联方式组合,并加装电池监控与管理装置(MCN)加以管理和控制。电池模组的结构设计往往能决定一个电池箱的性能和安全。其结构必须对电池电芯起到支撑、固定和保护作用。同时如何满足过电流要求,电流均匀性,如何满足对电池电芯温度的控制,以及是否有严重异常时能断电,避免连锁反应等等,都将是评判电池模组优劣的标准。
现有的电池模组主要包括电池电芯以及支撑电池电芯的支撑框架,为了保证电池模块的绝缘性,现有的支撑框架通常采用聚苯乙烯或者聚乙烯材质的塑质料,而为了满足电池模组的支撑强度、以及譬如抗晃碰的结构强度,通常将支撑框架做的很厚重,再通过电池模组或者说支撑框架整体结构的两端直接设置电极板,通过电池电芯两端的极耳与电极板电连接构成电池模组的主结构。现有的这种电池模组通常具有如下问题:1、塑质的支撑框架本身易变性,且位于电池模组底部的电池电芯以及支撑框架由于上部电池模组结构的重力,下部的电池模组结构易变形,这样就会导致电池电芯两端的极耳与电极板接触紊乱,出现故障。2、塑质的厚重的支撑框架直接使得模组重量较大,这样装车使用就需要更多的动力推动,耗能大。3、塑质的厚重的支撑框架体积也就大,占用更大的空间,不利于其自身在电池箱内的装配进而不利于电池箱在整车上的装配。而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厂商对电池性能的追求越来越苛刻,对电池的绝缘性能好的要求、减小体积的要求、轻质的要求,简单组装的要求越来越需求。如何采用质量轻、体积小、绝缘性能好、且简单组装于电池箱内成为棘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电芯固定机构,能够确保对电芯固定的牢靠度,以及确保电芯之间的相互绝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池模组电芯固定结构,包括电芯,所述电芯沿着底托长度方向顺序布置多个,位于最外侧的电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电池组的两侧支撑架之间设置有锁紧螺杆,相邻电芯之间设置有隔离框架,所述隔离框架整体呈矩形管状结构,隔离框架的管腔中间位置设置有网格板,所述隔离框架的一侧管壁上设置有供锁紧螺杆的管孔,远离该管孔一侧的隔离框架的管壁上设置有插头及插管,相邻隔离框架的插头插置在插管内,所述支撑架与电芯之间设置有第二隔离框架。
本发明还存在以下特征:
所述管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接管及台阶孔,相邻隔离框架的插接管插置在台阶孔的大尺寸端内,所述隔离框架管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半圆形缺口,所述第二半圆形缺口位于第一、第三半圆形缺口之间布置。
所述第二隔离框架整体呈矩形管状结构,第二隔离框架的管端设置有第二网格板,所述第二隔离框架的一侧管壁上设置有供锁紧螺杆的第二管孔,远离该第二管孔一侧的第二隔离框架的管壁上设置有第二插头及第二插管,第二隔离框架的第二插头插置在隔离框架的插管内,所述第二管孔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二插接管及第二台阶孔,第二隔离框架的第二插接管插置在隔离框架的台阶孔的大尺寸端内,所述隔离框架的插接管插置在第二隔离框架的第二台阶孔的大尺寸端内,所述第二隔离框架的管口一侧管壁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弧形缺口,所述第二弧形缺口位于第一、第三弧形缺口之间布置。
所述支撑架整体呈板状结构,所述支撑架的边缘设置有翻边,所述支撑架的板面立式布置在底托内且板面上开设有供锁紧螺杆穿过的安装孔,所述翻边与底托的底板贴合且翻边的边缘设置有条形开口,所述条形开口内设置有紧固螺栓与底托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的技术效果为:上述的电芯通过隔离框架固定,隔离框架之间相互插接构成一个整体,从而能够确保隔离框架之间的连接牢靠度,并且上述的电芯两端设置有支撑架,两侧支撑架之间设置有锁紧螺杆,并且隔离框架的一侧管壁上设置有供锁紧螺杆的管孔,进而确保整个电池组固定的牢靠度,并且隔离框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网格板,能够基本实现两电芯之间的绝缘。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池模组移除盒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电池模组移除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电池模组移除底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二隔离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隔离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欧鹏巴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欧鹏巴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35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