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算方法、装置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3100.2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9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吴一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图灵通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32;G06K9/62;G07G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 |
地址: | 100107 北京市朝阳区天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顾客 摄像头 身份信息 拿取 结算 购物 结算装置 计算机技术领域 结算系统 脸部数据 实时跟踪 预先注册 支付账号 客户端 粘贴 服务器 工作量 关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算方法、装置和系统,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结算方法包括识别预先注册的顾客以获取顾客的身份信息,身份信息包括顾客的脸部数据和支付账号;在购物场所内实时跟踪已获取身份信息的顾客以获取此顾客的位置;判断此顾客的位置与购物场所内商品的位置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将此顾客与商品涉及的拿取或放回动作关联,并在识别拿取或放回动作及拿取或放回动作所针对的商品后,生成此顾客的购物清单;根据购物清单清单进行结算。还公开了一种结算装置包括顶部摄像头、朝前摄像头、向下摄像头和服务器。还公开了一种结算系统包括客户端和结算装置。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因粘贴RFID标签带来的工作量大以及以RFID标签易损坏的现象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结算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顾客在超市、商店等购物场所看到自己喜欢或需要的商品时,需与购物场所的经营者进行结算才能得到该商品。通常是以在收银台排队的方式进行结算。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结算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如走进购物场所后,挑选好自己的商品,不用在收营台处排队等待结账,可以立马离开,俗称“即拿即走”结算方式。
现有技术中,主要是基于RFID(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实现“即拿即走”方案。应用时,在商品上贴一个不需要电池的射频小模块,当该商品通过设置有RFID检测设置的结算台(或结算区域)时,结算台会向该商品发射无线信号,该射频小模块接收到该信号之后会回馈一个信号给结算台,该回馈的信号中带有商品的ID信息,结算台据此生成账单并进行结算。该方法具有如下缺陷:由于需要在每件商品上贴射频小模块,这对购物场所的工作人员来说工作量极大且成本较高,而且如果射频小模块从商品上掉落或本身损坏或人为损坏,结算台则无法识别该商品,会给商家造成损失。此外,有些金属商品贴上RFID,可能存在信号被屏蔽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粘贴RFID标签工作量大、RFID标签易损坏的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结算方法,其包括:步骤S1,识别预先注册的顾客以获取顾客的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顾客的脸部数据和支付账号;步骤S2,在购物场所内实时跟踪已获取身份信息的顾客以获取此顾客的位置;步骤S3,判断此顾客的位置与购物场所内商品的位置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将此顾客与所述商品涉及的拿取或放回动作关联,并在识别拿取或放回动作及拿取或放回动作所针对的商品后,生成此顾客的购物清单;步骤S4,根据所述购物清单清单进行结算。
在如上所述的结算方法中,优选地,步骤S3中,判断此顾客的位置与购物场所内商品的位置是否一致,具体包括:以承载所述商品的货架上安装的朝前方拍摄的朝前摄像头的位置表示所述商品的位置,当所述朝前摄像头拍摄到含有顾客的图片所表示的顾客身份信息与所述步骤S1获取的身份信息相同时,则判断顾客的位置与购物场所内商品的位置一致。
在如上所述的结算方法中,优选地,步骤S3中,识别拿取或放回动作,具体包括:获取此顾客在承载所述商品的货架前的多帧连贯的手部图像,对多帧连贯的手部图像在时间轴上建立一条手部运动轨迹;当检测到手部的运动轨迹为由预设的虚拟动作分界线外向内移动且手中拿有商品时,则将动作识别为放回动作;当检测到手部的运动轨迹为由所述虚拟动作分界线内向外移动且手中拿有商品时,则将动作识别为拿取动作;其中,所述虚拟动作分界线外为远离所述货架的方向,所述虚拟动作分界线内为靠近所述货架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图灵通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图灵通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31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