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拉螺栓组件及其在水利浇筑模板体系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2772.1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9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宝;杨秀莲;杨勇;孔金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正邦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65 | 分类号: | 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浙江专橙律师事务所 33313 | 代理人: | 邢万里 |
地址: | 31005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 组件 及其 水利 浇筑 模板 体系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拉螺栓组件及其在水利浇筑模板体系中的应用。对拉螺栓组件,包括紧固件、拉杆、连杆和丝杠,拉杆的一端设置通过螺纹连接紧固件,另一端为铰接端;两两对称的设置在拉杆的上部分和下部分,且连杆与所述拉杆铰接端铰接连接,上侧两根连杆另一端铰接在上块中,下侧两根连杆铰接在下块中,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转动丝杠调节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形状。通过拉栓组件在模板技术中的应用,拆模后不会在浇筑体上留下拉栓孔,也就省去了后期对拉栓孔的处理工艺,更进一步地避免了由于后续封堵灌浆工艺带来的拉栓孔渗水、漏水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拉栓孔封堵漏水的问题。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混凝土浇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交通等土木建设工程中,混凝土浇筑环节中,普遍采用模板技术,即,使用模具进行浇筑成型。在浇筑的过程中必须使用拉栓将两侧的模板紧紧的拉住,形成可靠连接。
以常见的钢木模板为例,通常在使用钢木模板时,需要对模板钻孔并配合对拉螺栓进行固定,对拉螺栓为钢制螺栓,两端为羊角螺母,通过对拉螺栓紧固后确保浇筑过程中模板不移位,为便于对拉螺栓的拆除,通常会在浇筑区域的对拉螺栓上套置PVC管件。根据浇筑工程量,常见的对拉螺栓之间的间距为40-60厘米,也就是说按照此密度布置对拉螺栓。
拆除模板后,对拉螺栓会被一并拆除,在对拉螺栓处,形成一个内外贯穿的拉栓孔,需要对拉栓孔进行二次灌浆处理。
由于二次灌浆工艺问题,在二次灌浆和拉栓孔之间形成不能完全闭合的微观通道,或者称之为微观缝隙,这种灌浆后产生的微观通道,对于普通的建筑来说是无关紧要的。但是对于水利堤坝、海防工程师致命的,当雨水、油渍等侵蚀时,会沿着微观通道进入二次灌浆和拉栓孔之间,对二次灌浆所在位置进行腐蚀,如果遇到海水、酸雨等情况,这种腐蚀会加速,最终使得二次灌浆失效。
也就是说,现有的二次灌浆封堵拉栓孔存在工艺上的缺陷,申请人通过研究发现,现有的拉锚孔无论怎么处理,理论上都不能完全实现封堵后的微观通道闭合现象,也就是说,现有施工技术中,拉栓孔处的整体使用寿命是小于浇筑体的,是浇筑的薄弱环节。
再有,现有技术基本还停留在如何使用封堵拉栓孔的思路上进行防渗水处理,例如是使用砂浆还是使用树脂材料,或许是出于技术的难度或者技术的偏见,认为封堵拉栓孔已经成为技术潮流和技术现状。
事实上,申请人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设计层面入手。考虑到混凝土预制件的制作工艺,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拉栓灌浆封堵工艺中存在的弊端,达到避免侵蚀现象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拉螺栓组件及其在水利浇筑模板体系中的应用,从源头上避免拉栓孔的产生,提供一种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对拉螺栓组件,包括紧固件、拉杆、连杆和丝杠,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件为标准螺栓,可拆装重复使用;
所述拉杆为工程塑料件,所述拉杆的一端设置通过螺纹连接紧固件,另一端为铰接端;
所述连杆共四支,两两对称的设置在拉杆的上部分和下部分,且连杆与所述拉杆铰接端铰接连接,上侧两根连杆另一端铰接在上块中,下侧两根连杆铰接在下块中,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一根丝杠自上而下穿过上块后下端与下块螺纹连接,转动丝杠调节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形状。
所述连杆、上块、下块和丝杠采用具有耐候性能的工程塑料注塑件。
所述拉杆上套置至少一片封堵片。
所述封堵片采用橡胶薄膜制作而成,包括弹性膜和弹性套,其中弹性套和拉杆紧密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正邦水电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正邦水电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27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建筑模板角度的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悬挑梁拉压约束器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