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烟气集中高效脱硫脱硝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1985.2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03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范晓慧;甘敏;季志云;吕薇;汪国靖;陈许玲;姜涛;李光辉;袁礼顺;黄柱成;杨永斌;郭宇峰;张元波;李骞;朱忠平;许斌;邓琼;赵元杰;曹风;张一雄;肖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81;B01D53/56;B01D53/5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张伟;魏娟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烟气 集中 高效 脱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烧结烟气集中高效脱硫脱硝的方法,该方法是将烧结机沿入料端至出料端方向的烟气依次分为前段、前中段、中段、中尾段和尾段五部分烟气,将前中段烟气循环利用,使NOx集中排放到烧结机中段烟气中,中段高NOx烟气与中尾段烟气经过换热器换热,与尾段高温烟气汇合使烟气温度大于250℃满足SCR法脱硝要求。换热后的烧结机中尾段高SOx烟气进行脱硫。脱硫后的烟气、脱硝后的烟气与烧结机前段烟气合并,经烟囱进行排放。该方法将SOx和NOx富集在特定区域段进行集中脱硫、脱硝,大幅减少了烟气处理量和降低污染物治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烧结烟气脱硫脱硝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烧结烟气集中高效脱硫脱硝的方法,属于钢铁冶金烟气综合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的时代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钢铁工业是我国工业体系中的基础产业,但也是典型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其能耗约占整个工业部门能耗的15.25%;废气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16%;所排放的污染负荷占工业总排放的10%左右。
我国钢铁企业炼铁系统以烧结-高炉流程为主,其中烧结是将铁矿石、熔剂、燃料配料混合后在烧结机上高温烧结成矿的过程。烧结工艺是钢铁工业烟气污染物的主要污染源,烧结废气量占钢铁工业总废气量的40%,其排放的烟气含有SOx、NOx等多种污染物,其治理难度大。
我国烧结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日益严格,2015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新的《钢铁工业烧结(球团)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粉尘≤50mg/Nm3,SO2≤200mg/Nm3,NOx≤300mg/Nm3、二噁英≤0.5ng/Nm3。2017年6月国家环保部发布了《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修订公告,将颗粒物、SO2、NOx的排放限值调整为20mg/Nm3、50mg/Nm3、100mg/Nm3,进一步严格了污染物的排放限值,也显著增加了烧结烟气治理的难度。
我国烧结烟气治理当前主要采用单一的污染物脱除方法。烟气脱硫主要采用石灰石-石膏法、氨-硫酸铵法、循环流化床法等,脱硫率都可达到90%以上。烧结烟气脱硫技术在我国已经比较成熟,绝大部分烧结厂都建设了烟气脱硫设施。因此,在脱硫的基础上,如何实现高效脱硝,对烧结烟气污染物治理意义重大。
烧结烟气脱硝技术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非催化还原法(SNCR)、SCR/SNCR混合法等,在我国宝钢已率先实现烧结烟气SCR脱硝工业示范。目前,脱硫结合SCR脱硝有两种技术方案,一是先脱硫后脱硝,由于脱硫后烧结烟气温度低,达不到SCR脱硝所需反应温度,需通过外加热提高烧结烟气温度,导致脱硝能耗高、设备庞大、运行成本高。二是先脱硝后脱硫,由于烟气中高浓度的SO2、碱金属、重金属等对催化剂有严重的毒化作用,导致催化剂容易失效,从而使得催化剂使用量大、运行费用高。
因此,虽然脱硫和SCR脱硝技术均比较成熟,但在烧结烟气治理中,两者没有实现有机的衔接。如何解决烟气温度低、毒化组元对催化剂的影响,在保证脱硫脱硝效率的基础上,经济高效地实现污染物治理,对烧结清洁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烧结烟气脱硫结合SCR脱硝工艺存在脱硫脱硝不兼容的问题,如先脱硫后脱硝存在能耗高、先脱硝后脱硫存在催化剂中毒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烧结烟气集中高效脱硫脱硝的方法,该方法将SO2和NOx分别在烧结机特定区域排放,分别单独进行脱硫和脱硝,在降低烟气的处理量的同时,实现脱硫脱硝的兼容,从而可以利用现有脱硫工艺的基础上,对烟气进行经济、高效脱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19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由工业尿素制备车用尿素溶液的生产工艺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厂脱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