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黎曼中值的频谱感知的方法、装置以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1764.5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9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帆;王永华;万频;赵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382 | 分类号: | H04B17/382;H04W16/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黎曼 中值 频谱 感知 方法 装置 以及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黎曼中值的频谱感知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对噪声环境进行采样得到第一采样矩阵,以便根据所述第一采样矩阵得到第一协方差矩阵;对待感知的无线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第二采样矩阵,以便根据所述第二采样矩阵得到第二协方差矩阵;依据梯度下降算法计算预设个数第一协方差矩阵的黎曼中值矩阵;根据所述第二协方差矩阵与所述黎曼中值矩阵的几何距离与预设门限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待感知无线信号中是否存在频谱信号。利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增加了频谱检测器检测性能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认知无线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黎曼中值的频谱感知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频谱资源日益紧张,然而当前已分配的频谱的利用率普遍偏低,这说明传统的频谱分配方法并没有将频带完全利用起来。因此,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中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决定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也是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在这种情况下,认知无线电应运而生,频谱感知是认知无线电技术的核心。现有的频谱感知方法有很多,但是都存在一些问题。
信息几何是近年来新兴的理论体系。而现有技术中基于信息几何的信号检测方法较少,在雷达回波检测中有一些应用。而雷达信号处理是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在这一领域有代表性的实现方案是Barbaresco等基于正定矩阵流形实现脉冲Doppler雷达矩阵CFAR检测的研究。该方案基于有限个脉冲采样的样本协方差矩阵,建立Toeplitz正定矩阵流行,流形中每一个点对应于一个参考单元的样本协方差矩阵Ri,这些协方差矩阵构成一个具有负曲率的流形空间。在该流形中,首先计算各参考单元对应的协方差矩阵的Riemann均值(几何均值),用于估计杂波功率;而后利用协方差矩阵之间的几何距离,计算待检测单元RD和参考单元的Riemann均值之间的距离,与门限比较给出检测结果。这方法同样被用于频谱感知上,将其脉冲信号改成感知的频谱信号。
现有技术主要是应用传统的频谱感知算法,这其中包括能量检测、循环平稳特征检测和匹配滤波检测。能量检测算法的缺点是容易受到噪声波动的影响,检测性能对噪声的不确定性十分敏感;循环平稳特征检测算法的缺点是复杂度较高,同时降低了系统的灵敏度;而匹配滤波检测算法的缺点是需要授权用户信号的先验信息,通用性较差。除此之外,上面介绍的正定矩阵CFAR检测方案同样具有缺点,因为杂波功率是通过Riemann均值计算得出,所以当样本数据出现异常值(离群值)时,Riemann均值可能发生较大的改变,因此,现有技术中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的方法检测性能不够稳定,感知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如何使频谱检测器的检测性能稳定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黎曼中值的频谱感知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已解决现有技术中频谱检测器检测性能不稳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黎曼中值的频谱感知的方法,包括:对噪声环境进行采样得到第一采样矩阵,以便根据所述第一采样矩阵得到第一协方差矩阵;对待感知的无线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第二采样矩阵,以便根据所述第二采样矩阵得到第二协方差矩阵;依据梯度下降算法计算预设个数第一协方差矩阵的黎曼中值矩阵;根据所述第二协方差矩阵与所述黎曼中值矩阵的几何距离与预设门限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待感知无线信号中是否存在频谱信号。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协方差矩阵与所述黎曼中值矩阵的几何距离与预设门限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待感知无线信号中是否存在频谱信号包括:利用统计流行度量方法,分别计算所述第一协方差矩阵和所述第二协方差矩阵与所述黎曼中值矩阵的几何距离T和几何距离D;比较所述几何距离T和所述几何距离D的大小;当DT时,则所述待感知的无线信号中存在频谱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17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号活跃度分类及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机会阵雷达无线自适应同步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