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负压萃取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1555.0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4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谢家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家理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9 | 代理人: | 王世权 |
地址: | 6101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样品 有机 污染物 萃取 分离 系统 方法 | ||
1.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负压萃取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样品瓶(2)、样品加热器(1)、吸收机构、吸收机构冷却装置和泵(10)所述样品加热器(1)设置在样品瓶外用于调整样品瓶的温度,所述吸收机构冷却装置设置在吸收机构外用于调整吸收机构的温度,所述样品瓶(2)通过第一样品传输管线(4)与吸收机构连通,并且第一样品传输管线(4)外设置用于调整第一样品传输管线温度的第一加热装置(15);所述吸收机构还通过抽气管线(8)与泵(10)的进口端相连通,所述泵的出口端连接有有机物蒸汽出口管(11);所述抽气管线(8)上设有压力控制器(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负压萃取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瓶(2)、吸收机构和第一样品传输管线(4)上均设有温度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负压萃取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机构包括吸收瓶(5)和置于吸收瓶内的液体吸附剂(6);所述样品传输管线(4)一端从样品瓶(2)顶部伸入样品瓶中,并位于样品瓶中样品上方,第一样品传输管线(4)另一端从吸收瓶(5)顶部伸入吸收瓶中,并淹没于吸收瓶中液体吸附剂中;所述抽气管线(8)一端从吸收瓶顶部伸入吸收瓶中,并位于吸附剂上方;所述吸收机构冷却装置为设置在吸收瓶外侧的第一冷却装置(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负压萃取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机构包括吸附管(13)和填充在吸附管内的固体吸附剂;所述第一样品传输管线(4)一端从样品瓶(2)顶部伸入样品瓶中,并位于样品瓶中样品上方,第一样品传输管线(4)另一端与吸附管一端相连通,所述吸附管另一端则与抽气管线(8)连通;所述吸收机构冷却装置为设置在吸附管外侧的第二冷却装置(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负压萃取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机构包括吸附管、固体吸附剂、吸收瓶和液体吸附剂;所述固体吸附剂填充在吸附管内,所述液体吸附剂置于吸收瓶内;所述吸附管一端与第一样品传输管线连通,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样品传输管线(14);所述第二样品传输管线(14)一端从吸收瓶顶部伸入吸收瓶中,并淹没于吸收瓶中液体吸附剂中,同时该第二样品传输管线(14)上还设有用于调整其温度的第二加热装置(16);所述抽气管线(8)一端从吸收瓶顶部伸入吸收机构中,并位于吸收机构中吸附剂上方;所述吸收机构冷却装置包括包裹在吸附管外的第二冷却装置和包裹在吸收瓶外的第一冷却装置。
6.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品中有机污染物的负压萃取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样品放入样品瓶中,并将吸附剂放入吸收机构中,再将样品瓶置于样品加热器中,将吸收机构置于吸收机构冷却装置中;
B、将样品传输管线、吸收机构、抽气管线、压力控制器、泵和有机物蒸汽出口管依次连接,并保持密闭无泄漏;
C、开启样品加热器,使样品瓶保持温度大于或等于40℃;利用吸收机构冷却装置使吸收机构温度小于或等于100℃;
D、开启第一和第二加热装置,使第一和第二样品传输管线均保持在某一温度,防止待测化合物冷凝在样品传输管线管壁。
E、开启泵和压力控制器,使样品瓶和吸收机构的真空度均低于3.0kpa,调整样品加热器的加热温度,使样品蒸发,开始萃取吸收,脱离样品基质的有机物气体通过样品传输管线进入吸收机构,并由吸收机构中的吸附剂进行吸收,至样品瓶中溶液蒸发完毕,萃取吸收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家理,未经谢家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15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