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耐久超薄透水沥青磨耗层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0421.7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6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缨;康明;褚善庆;陈亚杰;李嵩;王林;赵玉静;郑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钢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E01C7/3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耐久 超薄 透水 沥青 磨耗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耐久超薄透水沥青磨耗层材料,所述材料由集料、高黏度改性沥青和矿粉按一定比例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由9.5mm~4.75mm、2.36mm~4.75mm、0~2.36mm三级料和矿粉组成;所述三级料均为钢渣;或9.5mm~4.75mm、2.36mm~4.75mm采用钢渣,0~2.36mm采用石料。本发明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抗滑、透水等优点,厚度为1.2cm~2.5cm,可以用于高等级道路、隧道铺装、桥面铺装等工程预防性养护或大中修工程,滚筒法处理的转炉钢渣作为集料保证了透水沥青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与大中修工程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具有高强度和高耐久性的抗滑透水路面材料,具体为一种高强耐久超薄透水沥青磨耗层材料。
背景技术
我国经过十多年的大规模基础建设,道路交通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经过多年的运营,许多现有道路表面出现了一些轻微病害和表面功能的衰退,这时采用超薄磨耗层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养护方法。同时,在许多养护和大中修工程中,尤其是桥梁和隧道铺装,受荷载或标高限制,要求采用超薄磨耗层加罩。同时,磨耗层直接和行车轮胎接触,所以对材料强度、耐磨性和抗滑性很高,常规材料普遍存在强度低、耐磨性差的问题。
透水沥青路面具有抗滑性能好、噪音小和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等优点,所以透水沥青路面是我国目前海绵城市建设中最常见的一种低影响开发技术。不过,目前我国的透水沥青路面一般用于新建和改建道路,所以均为中粒式和细粒式透水沥青混合料,缺乏用于预防性养护或大中修工程中的超薄透水沥青混合料,所以有必要开发一种高强耐久超薄透水磨耗层。
根据我国的使用经验来看,当透水沥青路面应用于重载较多的路段时,容易出现路表集料剥离、路面结构松散等病害。所以目前许多机构对透水路面的耐久性提出了质疑。这是因为透水沥青混合料在雨天需要承受动水冲刷,所以对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提出很高要求。而用作透水沥青混合料的优质石料经过几十年破坏性的开采,现已成为稀缺资源。今后优质天然石料的供给缺口将越来越大。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排出的熔渣,是冶炼行业的主要固体副产物,产量十分巨大。我国是钢铁工业生产第一大国,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钢渣的年产量和累计堆存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如不采取一定措施,将会占用越来越多的土地,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但是钢渣的力学性能较轧制的碎石好,不仅强度高、耐磨性能优良、颗粒级配形状好,而且与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钢渣的利用可很好的解决常规集料强度和耐磨性的不足。
因此,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和道路养护需求,我们需要开发一种高强耐久超薄透水沥青磨耗层材料;滚筒法处理的转炉钢渣具备高强度、高耐磨、与沥青高粘附性的特征,将钢渣用于超薄透水磨耗层不仅可以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也是解决当前优质石料不足和钢渣资源化利用的优选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耐久超薄透水沥青磨耗层材料,将钢渣作为集料用于超薄透水磨耗层,三位一体的解决了传统透水沥青混合料力学强度和耐久性差,优质石料不足和钢渣无法有效资源化利用三个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强耐久超薄透水沥青磨耗层材料,所述材料由集料、高黏度改性沥青和矿粉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粉占超薄透水沥青磨耗层材料质量的1~5%,所述高黏度改性沥青占超薄透水沥青磨耗层材料质量的4.5~5.5%,余者为集料;
所述集料由9.5mm~4.75mm、2.36mm~4.75mm、0~2.36mm三级料组成;
所述三级料均为钢渣,三级料占超薄透水沥青磨耗层材料质量比例依次分别为3~18%、62~72%、9~23%,或9.5mm~4.75mm、2.36mm~4.75mm采用钢渣,0~2.36mm采用石料,三级料占超薄透水沥青磨耗层材料质量比例依次分别为3~20%、63~76%、8~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钢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宝钢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宝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04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