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及其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0244.2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0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郑大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3/627;H01R13/631;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及其 组合 | ||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电路基板连接,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体、与绝缘体相固持的若干端子及金属件,所述绝缘体包括本体部,所述若干端子固定于本体部内,所述金属件包括主体壁及由所述主体壁下侧缘沿电路基板延伸方向延伸形成的固定脚,所述主体壁围绕至少部分所述本体部并与所述本体部之间共同界定形成对接空间,所述主体壁上通过撕破或者冲压并折弯形成有凸伸至所述对接空间内的弹性扣部。通过于电连接器外围增设金属件,以实现电连接器的信号屏蔽、抗噪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背景技术
基板对基板电连接器,通常被用于将两块电路基板电性连接,通常包括有公端电连接器和与其对接的母端电连接器。相关现有技术可参考中国发明专利公开CN104253345A号专利申请。
现有技术所公开的基板对基板电连接器中,其中公端电连接器包括由塑胶制成的公端绝缘体、固定在公端绝缘体上的公端子及公端固定件。所述公端绝缘体整体呈长条形状。所述公端子跨骑于公端绝缘体上且至少部分露出公端绝缘体形成与母端电连接器接触的接触部。所述公端固定件对应固定于公端绝缘体的两端,用于加强公端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路基板的固持力。
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母端电连接器包括由塑胶制成的母端绝缘体、固定在母端绝缘体上的母端子及母端固定件,所述母端绝缘体呈长方体形成,母端绝缘体中间位置沿纵长方向向内凹陷形成用于供所述公端电连接器插入的插接空间。所述母端子固持于母端绝缘体内,其至少部分弹性凸伸至插接空间内用于与公端电连接器的公端子电性接触。所述母端固定件对应固定于母端绝缘体的两端,用于加强母端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路基板的固持力。
上述公端电连接器及母端电连接器分别可通过端子及固定件形成的焊脚焊接固定至对应电路基板。对接时,公端电连接器对应插入母端电连接器的插接空间内,通过公端子与母端子的电性接触以实现两个电路基板间的信号传输。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此类基板对基板电连接器的结构特性:端子数量多,整体高度可控性强,对接稳定性高等优点而被广泛的使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无人机等设备领域。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此类电连接器的使用场合及功能要求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例如在一些特定的使用场合,此类基板对基板电连接器可能会被运用于传输高频、射频类信号。是以对电连接器的屏蔽抗噪等性能有一定的要求,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此类基板对基板电连接器结构形态已无法满足功能需求。
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及其组合以实现上述功能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合,能够保证外形尺寸足够小型化的同时,具有一定的信号屏蔽、抗噪及接地功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电路基板连接,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体、与绝缘体相固持的若干端子及金属件,所述绝缘体包括本体部,所述若干端子固定于本体部内,所述各端子包括至少部分露出本体部外的端子接触部、与所述端子接触部一体连接的对应与绝缘体固定的端子固定部及由所述端子固定部进一步延伸出绝缘体外的端子焊接部,所述金属件包括主体壁及由所述主体壁下侧缘沿电路基板延伸方向延伸形成的固定脚,所述主体壁围绕至少部分所述本体部并与所述本体部之间共同界定形成对接空间,所述主体壁上通过撕破或者冲压并折弯形成有凸伸至所述对接空间内的弹性扣部,所述弹性扣部两端部位与主体壁一体固定,弹性扣部于两端之间的至少局部位置凸伸至对接空间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壁沿与电路基板延伸面平行的方向撕破或者冲压形成间隙,所述主体壁位于所述间隙上方的部分形成所述弹性扣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扣部于对应间隙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间隙的延伸宽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扣部于对应间隙延伸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所述间隙的延伸宽度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02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结构及挂载无人机
- 下一篇: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