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破片撞击试验用爆轰驱动式发射装置的设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209885.6 | 申请日: | 2017-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4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聂建新;哈海荣;焦清介;郭学永;魏敏;张韬;赵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山西江阳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0;G16C6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郭韫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破片 撞击 试验 用爆轰 驱动 发射 装置 设计 方法 | ||
1.一种用于破片撞击试验用爆轰驱动式发射装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破片撞击试验用爆轰驱动式发射装置包括:8#雷管、壳体、雷管座、炸药、隔板、弹托和标准破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爆轰物理学的理论公式,利用格尼速度计算破片速度,即:
其中,vf为破片飞行速度;是格尼速度;mk是破片质量;m是炸药质量;
步骤二:确定炸药驱动标准破片的飞行速度,即美军标MIL-STD-2105D规定的标准破片的飞行速度vf;
步骤三:确定炸药质量m,炸药的直径为d,炸药的长径比为1,炸药的密度为ρ1,则炸药的质量m=π(d/2)2dρ1;
步骤四:确定炸药需要驱动的破片质量mk,此处炸药爆轰驱动的不仅仅是标准破片的质量,还包括隔板与弹托的质量;隔板左端面与炸药紧密接触,用于衰减炸药的爆炸能量,保护标准破片不受大的损伤;弹托分为三瓣,弹托的左端面与隔板紧密接触,用于保证标准破片的安装精度,使之在炸药爆炸能量的驱动下水平向前飞行;破片质量由标准破片质量、隔板质量和弹托质量三部分构成:
(1)标准破片质量为m1=18.6g;
(2)隔板质量m2:隔板直径与炸药的直径相同,均为d,如果隔板仅由一种材料组成,且隔板厚度为l2,隔板密度为ρ2,则隔板的质量为m2=π(d/2)2l2ρ2;如果隔板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且每种材料对应的厚度和密度分别为li和ρi,则隔板的总质量为m2=∑π(d/2)2liρi;
(3)弹托质量m3:弹托为三瓣空心结构,一端设有迎风面,外径与炸药的直径相同,均为d,外部长度为lw,内径与标准破片直径相同,均为d0=14.3mm,内孔长度为ln,弹托密度为ρt,则弹托的质量为:
则破片质量mk=m1+m2+m3;
步骤五:将破片飞行速度vf、炸药质量m、破片质量mk代入步骤一的破片速度计算公式,即可确定炸药的直径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破片撞击试验用爆轰驱动式发射装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格尼速度具有速度量纲,是炸药的特性值,炸药不同,也不同,E0为格尼能,是单位质量炸药爆炸后释放的热能中,用于气体爆轰产物和金属飞片运动的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破片撞击试验用爆轰驱动式发射装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美军标STANAG 4496中规定,标准破片为带锥顶的圆柱体,圆柱部分尺寸为直径14.3mm,长度14.3mm,锥顶部分尺寸为直径14.3mm,锥顶高度为1.26mm,锥角为160°,标准破片材料为低碳钢,重18.6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破片撞击试验用爆轰驱动式发射装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板形状为圆柱体,隔板直径与炸药的直径相同,隔板厚度是3mm~15mm,隔板是单一材料的实体,其材料是钢、铝、硬质聚氨酯、尼龙、有机玻璃、聚碳酸酯、酚醛树脂,或隔板是钢、铝、硬质聚氨酯、尼龙、有机玻璃、聚碳酸酯、酚醛树脂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对应圆柱体粘接的一个圆柱体整体,其厚度是不同尺寸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破片撞击试验用爆轰驱动式发射装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托为三瓣空心结构,三瓣完全相同,且一端为内凹面,此内凹面就是专门设置的迎风面,便于出膛后三瓣弹托的分离,弹托的内径与标准破片的外径相同,与标准破片相配合,弹托内孔长度与标准破片圆柱部分长度相同,为14.3mm,弹托的外径与壳体的内径相同,与壳体相配合,弹托外部长度大于等于15.56mm,弹托的材料为尼龙或硬质聚氨酯或有机玻璃或聚碳酸酯或酚醛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山西江阳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理工大学;山西江阳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98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