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源数据自动转换为实体类代码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9844.7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2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尚志锋;曾生辉;王高飞;何剑清;林嘉文;何卫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路得斯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亿律师事务所 44277 | 代理人: | 杜海江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自动 转换 实体 代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源数据自动转换为实体类代码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连接本地数据库将选定的数据库内部数据内容一一对应转换为实体类代码,并存放在指定路径当中,使得程序员将源数据转换为实体类代码进行项目开发时,无需手动编译与数据库表结构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映射实体类代码,并且编译的实体类代码正确率达百分之百,有效地降低对后续软件开发的难度,操作简单的同时减少了软件开发时间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数据格式的转换方法,属于计算机软件领域。
背景技术
数据库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能进行复杂、庞大的数据处理,在某些特定的数据库开发模式下,程序员需要编写与数据库表结构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映射实体类代码,但数据库往往存在上百个数据表,并且数据表通常内涵多个字段,数据繁多,而程序员只能通过对应数据库的每条数据,手动编译出相应的实体类源代码,在编写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因错打字母等失误而造成程序出错的情况,而错误的地方即使专业的程序员也很难被发现,对后续软件开发产生极大的难度,增加了开发时间和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用性强、操作简单的将源数据自动转换为实体类代码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将源数据自动转换为实体类代码的方法,该方法如下:
步骤1:连接数据库
设置源数据的数据类型、数据库的主机位置、数据库名称、用户名和密码,根据服务器地址、端口以及用户名和密码连接数据库,读取数据库的表结构信息;
步骤2:设置目标文件属性
设置要生成的实体类代码文件的命名空间、主键字段和只读字段;
步骤3:目标选择
选择要生成对应实体类代码的数据表或者数据视图作为转换源数据;
步骤4:代码生成
在数据库中读取选定的转换源数据进行数据转换,根据转换源数据的表结构、视图和数据内容一一对应转换为实体类代码,并存放在指定路径当中。
所述步骤(1)的设置源数据的数据类型包括有Microsoft SQL Server、Access、Excel和Oracle,所述主机位置为源数据所在的IP地址或者域名,所述用户和密码分别为存放源数据的数据库用户名和密码。
所述步骤(2)的命名空间为生成的实体类代码文件所属的命名空间,所述只读字段为生成的实体类代码文件中需要标记为只由数据库读取的数据,所述主键为生成的实体类代码文件中标记为数据库主键的字段。
所述步骤4的数据转换过程如下:
(1)、读取转换源数据的数据库结构构建类文件,根据转换源数据的数据库表信息生成实体类文件,根据转换源数据的数据库表名称生成实体类文件的名称,根据转换源数据的数据库表列名称生成实体类文件的变量名和属性名称。
(2)、读取转换源数据所处的数据表属性,获取数据表中列的初始值、名称、序号、大小以及列数据的精度、小数位数、类型等字段信息并进行信息解析。
(3)、在实体类文件中添加字段信息后与数据库断开连接,输出实体类文件的路径和转换成功提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连接本地数据库将选定的数据库内部数据内容一一对应转换为实体类代码,并存放在指定路径当中,使得程序员将源数据转换为实体类代码进行项目开发时,无需手动编译与数据库表结构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映射实体通过连接本地数据库类代码,并且编译的实体类代码正确率达百分之百,有效地降低对后续软件开发的难度,操作简单的同时减少了软件开发时间和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路得斯空调有限公司,未经中山路得斯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98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