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用织布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9788.7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0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尚华;王柯钦;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新科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51/02 | 分类号: | D03D51/02;D03D49/20;D03J1/06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9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织布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用织布机。
背景技术
目前,织布机,又叫纺机、织机、棉纺机等,早期的织布机都是依靠人力带动的织布机。无梭织布机技术自19世纪起就着手研究,自50年代起逐步推向国际市场。无梭织机对改进织物和提高织机的效率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世界各国被广泛采用。
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 204825223 U公开了一种织布机,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织布机,旨在提供一种织布质量高、运转率高、维护成本低、不易磨损的织布机。该发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后方的送经机构、置于所述送经机构前方的开口装置、置于所述开口装置前方的打纬装置。
现有技术中一种织布机所具有的缺点不足:
1.缺少压布装置,布料在行进间容易打卷,在生产流水线上会造成麻烦,影响生产效率和布料的生产品质;
2.缺少智能监督装置以及警报装置,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用织布机,解决了布料在行进间容易产生打卷,缺少智能监督装置以及设备安全性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用织布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下端安装有支垫,同时机架的内部固定有电控箱,并且机架的内部还设置有位于电控箱一侧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的另一端连接有安装在机架上端的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在机架上端的引纬机构,所述引纬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引纬器,同时引纬机构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在机架上端的送经机构;
所述输送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大支架,所述大支架的内壁通过轴承安装有引布辊,同时输送装置上端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小支架,所述两个小支架的下端与所述引布辊对应的位置分别安装有压布辊。
优选的,所述皮带通过输送装置与引布辊的输入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送装置的上端安装有警示灯。
优选的,所述两个小支架之间设置有安装在输送装置上端内壁的角度位移传感器,所述角度位移传感器输入端的位置与所述引布辊相对应,且角度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控箱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控箱的输出端与警示灯电性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用织布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电机、皮带、大支架、引布辊、轴承、小支架以及压布辊,使用时引布辊在电机以及皮带的作用下可以稳定的转动,使得引布辊上表面的布料可以有序的行进,且引布辊的上方匹配设置有安装在小支架下端的压布辊,使得布料在行进时可以得到夹持和紧压的效果,不会容易发生跑偏和打卷,更加安全稳定,从而使生产流水线更加流畅稳定,不会影响加工所需时间以及布料的品质。
2、本发明通过设置电控箱、电机、警示以及角度位移传感器,使用时角度位移传感器可以检测出布料的行进轨迹,并且可以检测出布料有无打卷,当布料出现打卷时角度位移传感器通过电线将信息传递给电控箱,电控箱接受信息并且进行判断,当确定布料有打卷或者跑偏情况时,电控箱可以分别给警示灯和电机下达工作指令,警示灯会发出声响和亮光,同时电机的转速会变慢直至停止,方便操作工人对装置进行调整,因此本发明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智能化较高,排除了装置在使用时特殊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电控箱、3电机、4皮带、5支垫、6送经机构、7引纬器、8引纬机构、9警示灯、10输送装置、11大支架、12引布辊、13轴承、14小支架、15压布辊、16角度位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新科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新科防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97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