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生态水利发电站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8965.X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5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公平;黄欣;马耀;董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E02B9/00;E02B8/06;E02B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林天福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生态 水利 发电站 | ||
1.一种微型生态水利发电站,包括截流挡水坝(1)和坝后引水发电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型生态水利发电站还包括捕获系统(3)和运输机构(4),位于下游河道中的洄游鱼群通过所述坝后引水发电系统(2)排出的尾水引诱到截流挡水坝(1)下游侧的诱鱼捕获区(5),引诱到截流挡水坝(1)下游侧的诱鱼捕获区(5)的洄游鱼群通过所述捕获系统(3)诱惑收集,诱惑收集后的洄游鱼群通过所述的运输机构(4)运至所述截流挡水坝(1)上游侧的河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生态水利发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输机构(4)包括上支撑排架(6)、下支撑排架(7)和含有集鱼结构(8)的索道运送装置,所述的索道运送装置通过所述的上支撑排架(6)和所述的下支撑排架(7)可移动的布置在所述截流挡水坝(1)的坝顶与所述捕获系统(3)的诱鱼捕获区(5)之间;通过所述坝后引水发电系统(2)排出的尾水诱惑收集的洄游鱼群,通过所述的集鱼结构(8)在所述索道运送装置的配合下运至所述截流挡水坝(1)上游侧的河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生态水利发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鱼结构(8)为长条形集鱼桶,所述的索道运送装置包括运送索道(10)和动力源,可升降的固装在所述运送索道(10)上的长条形集鱼桶,在所述动力源的配合下沿运送索道可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生态水利发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捕获系统(3)包括布置在诱鱼捕获区(5)的拦鱼栅(11)和赶鱼栅(12),所述的集鱼结构(8)活动的布置所述的拦鱼栅(11)与所述的赶鱼栅(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型生态水利发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坝后引水发电系统(2)包括沿水流方向顺序布置的发电水引流管(13)、微型发电站本体(14)、尾水集聚溢流池(15)和所述的诱鱼捕获区(5),所述的微型发电站本体(14)通过所述发电水引流管(13)引入的上游侧水流发电,所述的微型发电站本体(14)通过排出的尾水与所述的尾水集聚溢流池(15)连通,所述的尾水集聚溢流池(15)通过溢出水流与所述的诱鱼捕获区(5)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生态水利发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水集聚溢流池(15)包括集水溢流池(16)和位于该集水溢流池(16)下游侧的溢流堰(17),所述的集水溢流池(16)通过所述溢流堰(17)的下游侧与所述的诱鱼捕获区(5)顺序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型生态水利发电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诱鱼捕获区(5)的下游侧还连接有与下游水体连通的诱鱼通道(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型生态水利发电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诱鱼通道(18)的底板上设置有助洄游凸起(19)。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生态水利发电站,其特征在于:在布置有上支撑排架(6)位置处的截流挡水坝(1)上还设置有放鱼结构(20),诱惑收集在所述的集鱼结构(8)中的洄游鱼群通过所述的放鱼结构(20)放入截流挡水坝(1)上游侧的水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型生态水利发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鱼结构(20)包括设置在所述截流挡水坝(1)上游侧的放鱼孔(21)和与该放鱼孔(21)连接的放鱼池(22),所述放鱼池(22)的上游侧具有与上游水体连通的敞开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896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