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负载量高压实密度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08632.7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0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魏得勋;刘源;王曦;张强;李翔;庞静;卢世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1 | 分类号: | H01M4/1391;H01M4/04;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王文红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载量 高压 密度 锂离子电池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负载量高压实密度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涂布后的高负载量电极片依次进行分切、模切工序,然后再进行辊压工序,得到高压实密度的电极片。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调整高压实密度电极片工艺顺序为分切、模切、辊压。本方法使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负载量、更高的压实密度、采用普通集流体具有更低的成本、解决辊压极卷断裂问题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各国对新能源领域越来越重视,市场对锂离子电池也需求也迅速增长。我国推出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发展路线图》对锂离子电池做了如下展望:到2020年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要大于300Wh/kg,系统能量密度争取达到260Wh/kg。
在沿用现有电极材料的前提下,提升单体电池能量密度需匹配高负载量、高压实密度的电极片。但是在现有电极片制备工艺“烘料→制胶→匀浆→涂布→辊压→分切→模切”(参见图1)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1.极片浆料涂层在辊压机压力的作用下,涂层延展,表面张力在集流体上释放,导致集流体褶皱;
2.随着压实密度的提高集流体褶皱加剧直至极卷断裂;
3.部分企业为解决极卷断裂需更换高强度集流体,增加电芯成本;
4.更换高强度集流体增加电芯质量,不利于电池能量密度提升;
5.极卷断裂被迫停机修复,降低工作效率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工艺流程的不足与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获得高负载量、高压实密度、加工性能良好的电极片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出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电极片。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负载量高压实密度锂离子电池极片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将涂布后的高负载量电极片依次进行分切、模切工序,然后再进行辊压工序,得到高压实密度的电极片。
进一步地,所述高负载量电极片的单面涂布密度为19-26mg/cm2,在集流体的单面或两面涂布电极活性物质,电极活性物质涂布的宽度为集流体宽度的90-96%。
其中,所述辊压工序控制极片的压实密度为3.2-3.65g/cm3。
其中,涂布电极片的集流体为铝箔,所述铝箔的拉伸强度在160Mpa-190Mpa之间。
其中,涂布完成的极卷置于75-85℃下干燥10-15h后分切;所述分切工序采用锂离子电池分切机,在80-120m/min速度下使用2-8kgf以下的张力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模切工序采用全自动锂离子电池极片连续模切机模切,电极片用极卷放卷滚轴、传送带和模切模具固定。
其中,所述辊压工序采用辊径为φ300、φ400、φ500的中的一种对辊进行辊压。
优选地,模切的极片采用VDA尺寸,辊压时辊间距为120-160μm,压力30MPa,速度2m/min。
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电极片。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出的制备方法,调整高压实密度电极片工艺顺序为分切、模切、辊压。本方法使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负载量、更高的压实密度、采用普通集流体具有更低的成本、解决辊压极卷断裂问题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86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电极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能量功率型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