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实现辅热式双孢菇培养料的发酵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208253.8 | 申请日: | 2017-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94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 发明(设计)人: | 辛良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蕊福农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8/22 | 分类号: | A01G18/22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隋金艳 |
| 地址: | 402187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实现 辅热式双孢菇 培养 发酵 方法 | ||
本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实现辅热式双孢菇培养料的发酵方法,涉及蘑菇的栽培领域。本方案包括以下步骤:S1,打开发酵桶的桶门将堆料均匀放置在层板上,然后关闭桶门启动温度感应装置;S2,温度感应装置检测到发酵罐内温度低于60摄氏度时,启动蒸汽发生器对发酵罐内进行加热;S3,供氧装置持续向发酵罐内供氧。使用本方案的受热均匀的双孢菇培养料二次发酵装置能够解决堆料在发酵过程中堆料集中发热会导致发酵情况不均匀的技术问题,适用于双孢菇培养料的二次发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蘑菇的栽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实现辅热式双孢菇培养料的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双孢菇属草腐菌,中低温性菇类,我国稻草、麦草丰富,气候比较适合双孢菇的生长,是最常见的食用菌种之一,肉质肥厚。原生于欧洲及北美洲,人类至少自古希腊时代起便开始食用,人工栽培则约始于17世纪的法国等地,现在则已经广泛在世界各地栽培,其中我国总产占第二位,蘑菇罐头在国际贸易量中占首位。
我国的双孢菇栽培特点为以季节性栽培为主,但是蘑菇单产量较低,仅为发达国家平均单产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为了提高双孢菇的产量,培养料的发酵质量尤为关键,并且能够摆脱季节束缚,实现周年生产。
双孢菇的培养料发酵方式通常采用二次发酵方式,相比常规发酵,通过二次发酵的过程中的高温阶段,使得二次发酵能够剔除培养料中存在的虫害源。同时,二次发酵中的高温阶段还能使对双孢菇有益的高温放线菌和霉菌大量生长繁殖。而且这些真菌能分解堆肥材料,固定游离氨,提高肥效,为双孢菇生长生育创造了良好的理化环境条件。对进行二次发酵的室内进行的通风换气,可以提供足够的氧气,分解出更好、更有利于双孢菇生长的养分,从而提高双孢菇单产和质量。
为了达到二次发酵中的能够起到消毒作用的高温,即发酵环境的温度达到57摄氏度到62摄氏度,通常的方法是导入蒸汽,但是导入蒸汽进行加热会带来加热不均匀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专利CN103183543B公布了一种双孢菇培养料二次发酵隧道装置,该发明中,发酵隧道顶部由防水层、炉渣垫层、苯板保温层和混凝土层依次相依构成;隧道墙体由隧道后墙和侧墙组成,隧道后墙和侧墙都由混凝土浇筑层、苯板保温层和砖砌层依次相依构成,隧道后墙中设置回风口与进风口组成的通风、排风管道系统;高压喷气地面由混凝土层、保温层和炉渣垫层依次相依构成,混凝土层中埋设高压喷气嘴和通风管组成的热空气高速流通的管道系统;所述发酵隧道顶部设置电控排风门和缓压泄气门。
通过该发明能够不使用蒸汽,单靠培养料自身发酵的温度进行升温。而使用上述方案对隧道进行改造需要全方位安装保温层,增加了人力成本和物力成本。又由于各种地方的气候环境不同,导致对发酵温度的要求也发生改变,例如在西南地区发酵温度最佳为60摄氏度到62摄氏度,而上述方案只能保持在57摄氏度,并且在二次发酵过程中,经过8小时的高温消毒还需要在53摄氏度保持4小时以培养放线菌,从而使产量更高。并且上述方案为了保持发酵温度,在发酵过程中不能翻料,使得堆料集中发热,从而导致发酵情况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用于实现辅热式双孢菇培养料的发酵方法,以解决堆料在发酵过程中堆料集中发热会导致发酵情况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在使用本方案中的用于实现辅热式双孢菇培养料的发酵方法时,倚靠如下装置实现:该装置包括发酵桶、温度感应装置、蒸汽发生装置、层板、供氧装置、泄压装置和收集装置;
所述发酵桶侧面设有桶门,发酵桶顶端设有泄压装置,发酵桶底端连通有蒸汽发生装置,发酵桶中间均匀设有若干层板轴,层板的一端称为基端,另一端称为自由端,其中基端空套在层板轴上;
发酵桶的顶端设有泄压装置,泄压装置包括泄压通道、活塞、一号泄压口和限位杆,所述泄压通道底端与发酵桶连通、泄压装置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底部与限位杆连接,泄压通道侧面设有一号泄压口,所述限位杆上均匀设有隔板,所述层板的自由端设置在隔板与隔板之间的间隙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蕊福农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蕊福农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82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