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漫反射壁阻性消声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7402.9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8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温宝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宝玲 |
主分类号: | F01N1/08 | 分类号: | F01N1/08;F01N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焊接连接 节流降压装置 加固连接板 阻性消声器 漫反射壁 连接板 主腔室 吸声 阻性 焊接 阻性段消声装置 小孔喷注装置 出口管道 第二腔室 第一腔室 结构设置 入口管道 吸声片 消音器 纵横交错 后段 排布 中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漫反射壁阻性消声器,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腔室(10)、主腔室(60)、第二腔室(20),主腔室为圆筒,入口管道(1)与节流降压装置焊接连接,节流降压装置(3)固定到连接板上,连接板(2)与壳体(7)焊接在一起;小孔喷注装置(4)上部与加固连接板(8)焊接在一起,加固连接板(8)与壳体(7)焊接连接;在消音器上部为阻性段消声装置(5)与壳体(7)焊接连接,出口管道(6)与壳体(7)相连。所述的阻性吸声中段和阻性吸声后段的吸声片分别采取纵横交错结构设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动车消音器领域,涉及一种漫反射壁消音器。
背景技术
机动车行驶中会产生相当巨大的噪音,目前有一种抗性消音器通过腔室共振声波、反射声波与原声波干涉削弱来减小噪音,但是消音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并且消除噪声的频率特性不平滑,往往对高低频率噪声的降噪首尾不能兼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漫反射壁消音器,该漫反射壁消音器在抗性消音器的基础上,对腔室的消音壁构造进行了改造,增加了阻性消音特性;消音壁的结构使得声波在消音壁上经过多重漫反射降噪后大大强化了消音效果并且保证了降噪的频率特性;整体结构的消音效果显著且均衡值得推广应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依次排布的第一腔室、主腔室、第二腔室,主腔室为圆筒,第一腔室与主腔室之间设置有第一腔室隔挡片,第二腔室与主腔室之间设置有第二腔室隔挡片,上述隔挡片保证腔室之间的密封隔断,还包括进气管与排气管,
所述进气管从第一腔室外依次通过第一腔室、第一腔室隔挡片、主腔室、第二腔室隔挡片,进气管由进气管端盖固定在第二腔室隔挡片上,进气管为圆管,进气管处于主腔室内的部分开有交错排布的进气管排气孔,
所述排气管从第二腔室外依次通过第二腔室、第二腔室隔挡片、主腔室、第一腔室隔挡片,排气管由排气管端盖固定在第一腔室隔挡片上,排气管为圆管,排气管处于主腔室内的部分开有交错排布的进气管进气孔,
所述主腔室上还设置有消音层,消音层为吸音涂层,消音层内侧为金属制得消音层内轮廓壁,消音层内轮廓壁表面粗糙处理,表面粗糙度大于80um,消音层内轮廓壁的横剖面为波浪状包括相间排布的波峰和波谷,消音层内轮廓壁上开有消音孔,所述消音孔为斜切开孔,即消音孔靠近腔室内侧的开口大于消音孔靠近消音层一侧的开口。
上述基本方案中进气管、排气管伸入腔室内构成抗性消音的基本结构,抗性消音结构为消音器的一种基本消音结构,为现有技术名词,通过一定的结构产生与入射波相消的波形来减少声波能量;在本发明中,第一、第二隔挡片分隔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气流流通路径为进气管->第一腔室、主腔室、第二腔室->排气管,通过进气管、排气管上交错排布的进气管排气孔、排气管进气孔实现气管与腔室之间的气流流通,在此基础上对主腔室的消音壁构造进行了改造,增加了消音层,消音层内侧即靠近消音器轴线的一侧为金属壁,其为消音器筒体壁构成腔室以固定安装消音层的消音材料,声波能量从消音层金属壁上的消音孔中斜切开孔导入消音层,斜切开孔有利于声波的向消音层入社,从而增加了阻性消音特性;消音壁的波浪结构使得声波在经过表面粗糙处理的消音壁上经过多重漫反射降噪后大大强化了消音效果并且保证了降噪的频率特性,表面粗糙度大于80um才能保证多重漫反射对声波能量的有效消耗。此外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的结构对于高速气流起到了缓冲作用,避免附加噪声。
进一步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的轮廓为锥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中较大的底面分别与主腔室的圆筒两端相邻。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的锥台构造能够消除高速气流冲击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侧壁产生的高频噪声,但是仅为较优的构造,圆筒的腔室构造同样可以使用,不应被排除在保护范围之外。
进一步的,所述波峰或波谷在同一横截面内的数量在5-10个的范围内。数量多于10个则分割的局部湍流过多,高频消音效果变差,低于5个则漫反射路径长度不足,影响整体消音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宝玲,未经温宝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74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