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烘干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6801.3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6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洋 |
主分类号: | F26B11/04 | 分类号: | F26B11/04;F26B21/00;F26B25/02;F26B25/16;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烘干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茶叶烘干的设备。
背景技术
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茶叶;在采摘下来之后,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 201510461810.1就公开了一种茶叶烘干机,涉及茶叶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有金属筒体和金属筒盖,所述筒体内设有筛网,所述筒体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竖立设置有一金属的立轴,所述立轴的底部设有一圈金属的电极环,所述筒体底部开口与所述立轴的电极环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筒体底部开口与所述电极环之间设有至少两个铜块,所述筒体外连接有一块金属的电极板,所述电极板和所述电极环均连接电极。但是,现有的烘干设备,烘干效率低下,烘干量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烘干设备,其烘干速度快,烘干量大,效率高,效果好,烘出来的茶叶品质好。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茶叶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烘干机构转动的正向驱动机构、和所述烘干机构连接的供气机构、和所述供气机构连接的混合烘干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混合烘干机构转动的反向驱动机构以及用于对所述混合烘干机构以及烘干机构支撑的支撑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烘干机构包括外筒体、设在所述外筒体中的内筒体、设在所述内筒体中的中心管、以及沿着所述内筒体轴向设置的多个烘干部,所述外筒体和所述内筒体之间形成热气流通道,所述热气流通道和所述供气机构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烘干部包括均布固定在所述中心管上的三个分隔直板,相邻两个分隔直板之间形成烘干腔,所述中心管上设有用于向所述烘干腔中吹气的吹散喷头。
作为优选;相邻两个烘干部的分隔直板在轴向上成30-60°夹角。
作为优选;所述正向驱动机构包括正向主动大齿轮、和所述正向主动大齿轮啮合的正向从动齿轮以及驱动所述正向从动齿轮转动的正向电机;所述反向驱动机构包括反向主动大齿轮、和所述反向主动大齿轮啮合的反向从动齿轮以及驱动所述反向从动齿轮转动的反向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混合烘干机构包括混合筒体。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块以及设在所述支撑块上的支撑环。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烘干设备,对茶叶的烘干效果好,烘干量大,烘干效率高,烘干出来的茶叶品质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烘干机构的结构图,图纸中未显示吹散喷头;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烘干部的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两个烘干部的分隔直板1041在轴向所成夹角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吹散喷头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洋,未经刘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6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电源胶壳用的烘干机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的新型家禽饲料均匀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