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动载土体沉降的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6134.9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7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邵珠山;陈浩哲;乔汝佳;张媛媛;张硕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6 | 分类号: | G01N3/36;G01C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动载土体 沉降 模型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1.一种循环动载土体沉降的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箱、隧道模型、电液伺服动力加载系统、沉降监测系统以及控制系统;所述模型箱内填充有土体,并且土体内设置有隧道模型(12),电液伺服动力加载系统与隧道模型(12)相连,电液伺服动力加载系统和沉降监测系统均与控制系统相连;电液伺服动力加载系统包括电液伺服作动器(4)、动力控制设备(5)与试验支座框架,其中,动力控制设备(5)内部设置有电动机(6),电动机(6)连接有油压泵(7),油压泵(7)与电液伺服作动器(4)相连;
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仪(17)、数据处理器(18)以及控制主机(19);数据采集仪(17)与沉降监测系统相连,数据采集仪(17)与数据处理器(18)相连,数据处理器(18)将处理后的试验数据传输至控制主机(19);
沉降监测系统包括载荷传感器(14)、位移传感器(15)和若干柔性位移计(16);载荷传感器(14)设置于电液伺服作动器(4)的加压下端,实时监测循环动载施加值;若干位移传感器(15)设置于电液伺服作动器(4)的缸筒一侧,实时监测隧道模型(12)底部位移值;载荷传感器(14)位移传感器(15)和若干柔性位移计(16)均与数据采集仪(17)相连;
模型箱包括钢板底座(1)、型钢框架(2)和有机玻璃板(3);钢板底座(1)上设置有4块有机玻璃板(3),4块有机玻璃板(3)相连形成空腔,有机玻璃板(3)外侧设置有型钢框架(2);
开启控制主机(19),设定基准起始动荷载值、试验参数存储间隔及动荷载频率值,动力控制设备(5)接收控制主机(19)指令后控制电动机(6)推动油压泵(7)对油体加压,油体流入电液电液伺服阀(4),电液伺服作动器(4)接收控制主机(19)指令后通过电液伺服阀精准调节负载压力与缸筒位移,载荷传感器(14)实时输出动荷载施加值,当达到基准起始动荷载值时位移传感器(15)实时输出隧道模型(12)底端位移值,柔性位移计(16)实时输出土体位移变化值,试验数据经数据采集仪(17)传输至数据处理器(18),数据处理器(18)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筛分,通过参数分析模块进行差值分析,得到隧道底部沉降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隧道沉降对周围土体的影响范围、加载频率、大小、时长对隧道沉降的影响,数据处理器(18)将分析后的试验数据传输至控制主机(19),控制主机(19)将整理后不同加载频率下的动荷载数据分别与对应隧道模型(12)底端位移数据、隧道模型(12)周边土体位移变化数据进行关系曲线拟合,形成图像,根据图像预测不同测点位移随循环动载下的变化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动载土体沉降的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油压泵(7)还连接有冷却系统(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动载土体沉降的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钢板底座(1)的底面设置有橡胶减震垫(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动载土体沉降的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试验支座框架包括钢管支架(10)以及高度能够调节的混凝土支撑板(9);混凝土支撑板(9)水平设置,钢管支架(10)为两对并且竖直设置,混凝土支撑板(9)通过螺栓固定在两对钢管支架(10)上,钢管支架(10)下端通过螺栓固定于钢板底座(1)上;电液伺服作动器(4)固定于混凝土支撑板(9)上,并且电液伺服作动器(4)的下端穿过混凝土支撑板(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动载土体沉降的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位移传感器(15)采用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柔性位移计(16)布置方式为以隧道模型(12)中心为原点,分别沿水平、竖直方向等距离布置一排和一列柔性位移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动载土体沉降的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隧道模型(12)采用钢材制成,呈空心圆筒状;隧道模型(12)上方设置有加载通孔,加载通孔内设置有动力加载杆(13),动力加载杆(13)连接电液伺服作动器(4)下端加荷点与隧道模型(12)底部受荷点。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开启控制主机(19),设定基准起始动荷载值、试验参数存储间隔及动荷载频率值,动力控制设备(5)接收控制主机(19)指令后控制电动机(6)推动油压泵(7)对油体加压,油体流入电液电液伺服阀(4),电液伺服作动器(4)接收控制主机(19)指令后通过电液伺服阀精准调节负载压力与缸筒位移,载荷传感器(14)实时输出动荷载施加值,当达到基准起始动荷载值时位移传感器(15)实时输出隧道模型(12)底端位移值,柔性位移计(16)实时输出土体位移变化值,试验数据经数据采集仪(17)传输至数据处理器(18),数据处理器(18)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筛分,通过参数分析模块进行差值分析,得到隧道底部沉降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隧道沉降对周围土体的影响范围、加载频率、大小、时长对隧道沉降的影响,数据处理器(18)将分析后的试验数据传输至控制主机(19),控制主机(19)将整理后不同加载频率下的动荷载数据分别与对应隧道模型(12)底端位移数据、隧道模型(12)周边土体位移变化数据进行关系曲线拟合,形成图像,根据图像预测不同测点位移随循环动载下的变化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613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净化方法以及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铝屑压块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