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式微细气泡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05064.5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4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庆;丁国栋;蔡小垒;姬宜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F3/04 | 分类号: | B01F3/04;B01F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郑哲 |
地址: | 1026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式微 气泡 发生器 | ||
1.一种管式微细气泡发生器,安装于净水管路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同轴安装的进水组件(1)、环形注气机构(2)和气泡破碎机构(3);
所述环形注气机构(2)包括注气管(21)、外环(22)、内环(23)与连接管(24),所述的内环(23)与外环(22)同心安装,所述的外环(22)为空腔结构,所述的内环(23)为侧开口的环腔(233),所述的内环(23)的侧开口处安装微孔板(232);所述的外环(22)的空腔外壁与注气管(21)连通,所述的外环(22)的空腔内壁通过连接管(24)与所述的内环(23)的环腔(233)连通;
所述的气泡破碎机构(3)包括同轴安装的静止起旋元件(32)和文丘里管(31),所述的文丘里管(31)包括依次连接同轴安装的混合段(311)、收缩段(312)、喉管(313)、扩张段(314)、出口(315);所述的静止起旋元件(32)安装于混合段(311)内;
所述的静止起旋元件(32)包括两个半球形端头(321)、中心圆柱体(322)与导流叶片(323),两个半球形端头(321)分别设于中心圆柱体(322)前后端,导流叶片(323)周向均布在中心圆柱体(322);
所述的内环(23)进水端设有端头(231);
所述的进水组件(1)包括进水法兰(11)和进水管(12),进水管(12)一端连接进水法兰(11)另一端连接环形注气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微细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叶片(323)为正交混合型叶片,叶片准线由圆弧段和直线段组成,叶片出口角为15°~30°,叶片高度为混合段(311)内径的1/4,叶片长度等于中心圆柱体(322)长度,叶片数目为4~8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微细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缩段(312)锥角为20°~40°,所述的扩张段(314)锥角为10°~30°,所述的喉管(313)内径为混合段(311)内径的1/3~1/2,所述的喉管(313)长度为10~18mm。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管式微细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管(24)有3根,周向均布。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管式微细气泡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孔板(232)的材质为纳微米孔金属粉末烧结板,孔隙率为35%~45%,孔径为0.45~50μm,厚度为1~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未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506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