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光膜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3786.7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8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杜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8 | 分类号: | G01N21/95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黄宗熊 |
地址: | 3437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光膜 投影灯 图像载体 检测 支架 光线透过 光线照射 品质判断 平展状态 设备结构 投影图像 精准度 成像 背离 | ||
1.一种透光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a、将待检测的透光膜(1)固定于支架(2)上,且位于支架(2)上的透光膜(1)呈平展状态;
b、在透光膜(1)的一侧设有投影灯(3),投影灯(3)产生的光线照射于透光膜(1)上;
c、在透光膜(1)背离投影灯(3)的另一侧设置一图像载体(4),投影灯(3)产生的光线透过透光膜成像于图像载体(4)上;
d、通过识别图像载体(4)上的投影图像对透光膜(1)进行品质判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光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以下步骤:
a101、将透光膜(1)平铺于工作台上;
a102、通过机械臂上的吸盘抓取透光膜(1),且带动透光膜(1)置于支架(2)上;
a103、支架(2)上位于透光膜(1)的边缘位置设有吸气孔(2.1),吸气孔(2.1)与透光膜(1)的端面吸合以使得透光膜(1)固定于支架(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光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以下步骤:
a201、在透光膜(1)相对称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支撑条(5)和条形的配重块(6),支撑条(5)和配重块(6)分别与透光膜(1)固定;
a202、将支撑条(5)固定于支架(2)上,所述配重块(6)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垂至拉紧透光膜(1),以使得透光膜(1)呈平展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光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202中的支撑条(5)固定于支架(2)上是指,支架(2)的上部设有一横梁(2.2),横梁(2.2)上设有供透光膜(1)沿竖直方向贯穿横梁(2.2)的通道(2.3),所述通道(2.3)沿水平方向上的宽度小于支撑条(5)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透光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2.3)位于横梁(2.2)上端面上的开口位置的宽度大于通道(2.3)中间位置的宽度,所述通道(2.3)位于横梁(2.2)上端面上的开口位置与通道(2.3)的中间位置通过一斜面(2.4)过渡连接,当透光膜(1)从上往下穿入通道(2.3)内时所述支撑条(5)随透光膜(1)下行至支撑条(5)与斜面(2.4)相抵靠。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一种透光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条(5)包括一带有内腔的杆件(5.1),杆件(5.1)内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辊轴(5.2),两个辊轴(5.2)之间形成夹持空间(5.3),所述夹持空间(5.3)沿杆件(5.1)的径向延伸至贯穿杆件(5.1)的侧壁形成至少一个条形通孔(5.4),所述的透光膜(1)的一端经条形通孔(5.4)插入杆件(5.1)内至透光膜(1)夹紧于两个辊轴(5.2)之间的夹持空间(5.3)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透光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辊轴(5.2)与杆件(5.1)之间通过单向轴承转动配合,两个辊轴(5.2)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辊轴(5.2)作用于透光膜(1)上的摩擦力方向F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光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以下步骤:
a301、在透光膜(1)的一侧边上固定一条形的配重块(6);
a302、支架(2)上设有用于夹紧透光膜(1)的夹具,所述透光膜(1)远离配重块(6)的一侧边夹紧于夹具内;
a303、所述的配重块(6)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垂至拉紧透光膜(1),以使得透光膜(1)呈平展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光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影灯(3)为产生平行光的平行光源,所述平行光垂直照射于透光膜(1)靠近投影灯(3)的端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光膜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影灯(3)为产生放射形光线的点光源,且所述的投影灯(3)为多个,多个投影灯(3)沿平行于透光膜(1)的端面的方向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378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焊缝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频宽带微波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