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混凝土电梯井道施工用安全防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3315.6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5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尹友非;王利明;陈亚东;候林欣;王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32 | 分类号: | E04G21/32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3003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 电梯 井道 施工 安全 防护 方法 | ||
一种钢筋混凝土电梯井道施工用安全防护方法,在每楼层处的电梯井道内设置双向钢筋网并且将双向钢筋网锚固于电梯井的钢筋混凝土竖壁内,然后在双向钢筋网上满铺的木模板形成安全防护操作平台。本发明可保证电梯井道内的安全施工,同时可缩短工期,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和周转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施工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电梯井道施工用安全防护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多层、高层、超高层建筑的电梯井道施工。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用地越来越紧张,建筑物高度也不断增加,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井施工的常见做法为:从电梯井坑开始搭设井道内脚手架,搭设高度通过安全计算,但不得超过50m,如果超过计算搭设的高度时,应在楼层位置井道墙上留洞安装钢梁,从钢梁上向上分段搭设脚手架。按照常规施工方法,电梯井道内的安全防护很难做到位,同时投入大量劳动力、大量周转材料,增加成本,延长工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电梯井道施工用安全防护方法,该方法可保证电梯井道内的安全施工,同时可缩短工期,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和周转材料。
如上构思,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混凝土电梯井道施工用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楼层处的电梯井道内设置双向钢筋网并且将双向钢筋网锚固于电梯井的钢筋混凝土竖壁内,然后在双向钢筋网上满铺的木模板形成安全防护操作平台。
上述安全防护操作平台的具体形成步骤为:
①在电梯井道内首层顶板标高处设置双向钢筋网,然后浇筑首层楼层结构混凝土,将电梯井道内设置的双向钢筋网端部锚固在电梯井壁内;
②首层顶板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施工第二层结构时,在电梯井道内首层顶板标高处的双向钢筋网上满铺木模板;
③在施工上一楼层结构时,电梯井道施工作业人员站在电梯井道内已满铺的木模板上进行操作,当上一楼层结构具备混凝土浇筑条件时,在电梯井道内上一楼层顶板标高处再次设置双向钢筋网;
④重复第一步至第三步,直至主体结构封顶,使电梯井道内在每楼层处形成全封闭的硬防护安全操作平台。
本发明消除了电梯井道施工时人员的坠落安全隐患,保证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缩短了工期、节省了周转材料用量、降低了人工投入,节约了建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施工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施工的剖面图。
图中:1.电梯井井壁;2.双向钢筋网;3.双向钢筋网上满铺的木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特点及功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方式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该发明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步:楼层结构施工时,从首层开始,在电梯井道内首层顶板标高处设置双向钢筋网2,然后浇筑首层楼层结构混凝土,将电梯井道内设置的双向钢筋网端部锚固在电梯井壁1内;
第二步:首层顶板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施工第二层结构时,在电梯井道内首层顶板标高处的双向钢筋网2上满铺木模板3,所铺木模板与电梯井壁顶严实,不留缝隙;
第三步:在施工上一楼层结构时,电梯井道施工作业人员站在电梯井道内已满铺的木模板上进行操作,当上一楼层结构具备混凝土浇筑条件时,在电梯井道内上一楼层顶板标高处再次设置双向钢筋网2;
第四步:重复第一步至第三步,直至主体结构封顶,使电梯井道内在每楼层处形成全封闭的硬防护安全操作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33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