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机房用降噪式超声波旋转微槽道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3271.7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9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周楠;郭俊菲;高尚文;吕琳;李栋;赵孝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F28D21/00;F28F13/10;F28F1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石艳红 |
地址: | 21004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机房 用降噪式 超声波 旋转 微槽道 换热器 | ||
1.一种数据机房用降噪式超声波旋转微槽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壳体、冷却水道、微肋管组件、超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换能器;
换热壳体设置于数据机房中服务器主机的散热板上;超声波发生器的一端与电源相连接,超声波发生器的另一端与超声波换能器相连接,超声波换能器设置在换热壳体的外壁上;
微肋管组件包括微肋管轴、微肋管和驱动装置,微肋管轴设置在换热壳体的中心轴线上,微肋管轴的一端与换热壳体的一侧端盖相连接,微肋管轴的另一端从换热壳体的另一侧端盖中伸出并与驱动装置相连接,微肋管轴能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进行转动;
微肋管均匀布设在位于换热壳体内的微肋管轴上,沿微肋管轴的轴向上相邻两个微肋管之间的间距为Da,沿微肋管轴的周向上相邻两个微肋管之间的间距为Dc,则Dc与Da之比为1~2;
微肋管、微肋管轴与换热壳体内壁之间的部分形成冷却水道,冷却水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换热壳体的两个端盖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机房用降噪式超声波旋转微槽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换热壳体内壁面、微肋管轴外表面以及每个微肋管的外表面均涂覆有超疏水涂层,该超疏水涂层为超疏水纳米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机房用降噪式超声波旋转微槽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超疏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为:采用环氧改性有机硅溶于乙酸丁酯和乙醇混合溶剂制备稀溶液,依次加入少量正硅酸四乙酯硅氧烷水解促进剂和醋酸PH调节剂后,缓慢加入2%的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氧烷,最后加入酸酐类固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机房用降噪式超声波旋转微槽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超疏水涂层表面与水的静接触角为160°,滚动角<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机房用降噪式超声波旋转微槽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Da取值为0.1~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机房用降噪式超声波旋转微槽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Dc取值为0.1~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机房用降噪式超声波旋转微槽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微肋管的形状为圆柱体或椭圆柱体;当微肋管为圆柱体时,截面直径为0.1~1mm,高度为1~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机房用降噪式超声波旋转微槽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超声波发生器工作功率为0~100W,超声波发生器上布置有降音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机房用降噪式超声波旋转微槽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为电动机联轴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32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源散热件
- 下一篇:一种工业监视器的过温保护方法及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