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户界面实现方法、客户端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03199.8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2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琼雯;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38 | 分类号: | G06F8/38;G06F9/451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18 | 代理人: | 于天琳;王琦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界面 实现 方法 客户端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用户界面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解析一个待展示界面的界面布局文件;
根据从所述界面布局文件中解析出的窗口属性信息,创建一个窗口和一个和所述窗口的属性相匹配的页面控件,由所述页面控件初始化一个浏览器内核组件,以使所述浏览器内核组件加载一个和所述窗口的属性相匹配的页面;
当从所述界面布局文件中解析出一个子页面控件的信息时,根据所述子页面控件的属性信息,在所述窗口中的对应位置创建一个空白的子页面控件,并确定所述子页面控件的信息,所述子页面控件的信息包括:属性信息和子页面信息;
通过所述浏览器内核组件提供的通讯通道,将所述子页面控件的信息发送给页面处理模块,以使所述页面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子页面控件的信息中的属性信息在所述页面中创建一个与所述子页面控件的属性相匹配的页面元素,并根据所述子页面信息加载所述页面元素的内容数据;
响应于来自所述浏览器内核组件的加载完成消息,从所述加载完成消息中提取所述页面元素的内容数据;以及
在所述子页面控件上渲染所述内容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从所述界面布局文件中解析出第一个子页面控件的信息时,创建所述页面控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从用户界面接收到的对所述窗口中一个子页面控件的用户界面输入事件,将所述用户界面输入事件转发给所述页面控件,由所述页面控件将所述用户界面输入事件传递给所述浏览器内核组件,以使所述浏览器内核组件将所述用户界面输入事件传递给所述页面处理模块;
响应于来自所述浏览器内核组件的更新消息,从所述更新消息中提取所述子页面控件对应的页面元素的内容数据;其中,所述页面处理模块响应于所述用户界面输入事件,对所述子页面控件对应的页面元素进行相应的内容更新处理并触发所述浏览器内核组件发送所述更新消息;以及
在所述子页面控件上渲染从所述更新消息中提取的所述内容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从用户界面接收到的对所述窗口中一个子页面控件的用户界面输入事件,将所述用户界面输入事件转发给所述页面控件,由所述页面控件将所述用户界面输入事件传递给所述浏览器内核组件,以使所述浏览器内核组件将所述用户界面输入事件传递给所述页面处理模块;
响应于所述页面处理模块通过所述通讯通道发来的已完成消息,确认已处理完成所述用户界面输入事件;其中,所述页面处理模块响应于所述用户界面输入事件,对所述子页面控件对应的页面元素进行相应的除内容更新以外的更新处理并发送所述已完成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页面加载完成时,通过所述通讯通道与所述页面处理模块相互传递可调用的接口函数信息以注册相互调用的接口;
其中,通过调用所述浏览器内核组件提供的指定接口而向所述通讯通道传递所述子页面控件的信息,以使所述通讯通道通过所述页面处理模块注册的调用接口将所述子页面控件的信息传递给所述页面处理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从用户界面接收到的对所述窗口中一个子页面控件的用户界面输入事件,将所述用户界面输入事件转发给所述页面控件,由所述页面控件将所述用户界面输入事件传递给所述浏览器内核组件,以使所述浏览器内核组件将所述用户界面输入事件传递给所述页面处理模块;
响应于所述页面处理模块通过所述通讯通道传递的页面元素的信息,所述页面元素的信息包括页面元素的属性信息,根据所述页面元素的信息,更新与所述页面元素对应的子页面控件的属性;
其中,响应于所述用户界面输入事件,所述页面处理模块更新所述子页面控件对应的所述页面元素的信息并通过所述通讯通道传递更新后的所述页面元素的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子页面控件的信息进一步包括显示属性;其中,所述显示属性包括显示或隐藏;
当所述显示属性包括隐藏时,则不执行所述从所述加载完成消息中提取所述页面元素的内容数据和所述在所述子页面控件上渲染所述内容数据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319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