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液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01534.0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4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李学海;闻杰;高新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刘昕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其包括分离器主体、排气管、反射盘、转换阀芯和分离器底盖,排气管设于分离器主体内,排气管与分离器底盖可拆卸连接,分离器底盖与分离器主体可拆卸连接,排气管上设有弹簧挡圈,定位套筒套设于排气管上,弹簧套设于定位套筒上,弹簧的上端与弹簧挡圈接触,弹簧的长度大于定位套筒的长度,弹簧的下端与反射盘的一面接触,反射盘的另一面与转换阀芯的一端接触。本发明能够实现溶解在液体中细小气泡的高效分离,且集成转换阀的功能,实现溶液的换向流动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液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用于分离混合物(气体、液体或气液混合物、液固混合物等)中不同组分的技术已经很成熟。如沉降法,这种分离技术利用重力作为驱动力,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密度不同,流动过程会逐渐分离,此方法虽然设计简单、工作稳定,但分离效率低、设备体积大,尤其是细小微粒或气泡弥散在流体中时,重力就不足以将不同的相分开。而离心力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分离效果,如在乳制品行业中,离心机能够从全脂牛奶中分离脂肪微粒,在医疗行业中,离心机能够从血液中分离血清等成分,这些设备的离心加速度可以比重力加速度高几个量级,因此其分离速度和效率都非常高,但它们常设有内部零件,结构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该气液分离器结构简单,同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分离效率高的特点,且具有转换阀的功能,实现流体换向,在特殊的应用领域中可以替代转换阀的功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其包括分离器主体、排气管、反射盘、转换阀芯和分离器底盖,所述排气管设于所述分离器主体内,所述排气管与所述分离器底盖可拆卸连接,所述分离器底盖与所述分离器主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排气管上设有弹簧挡圈,定位套筒套设于所述排气管上,弹簧套设于所述定位套筒上,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弹簧挡圈接触,所述弹簧的长度大于所述定位套筒的长度,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反射盘的一面接触,所述反射盘的另一面与所述转换阀芯的一端接触,所述分离器底盖设有凸腔伸入所述分离器主体内,所述凸腔与所述排气管形成密封腔,所述转换阀芯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密封腔内。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分离器底盖上设有转换压驱动口,所述转换压驱动口与所述密封腔的底端连通。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初始状态下,所述反射盘位置处的所述分离器主体上方形状为内径向上逐渐扩大的圆锥状,下方为圆柱状,所述反射盘位于所述圆柱状分离器主体内。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反射盘的外径等于所述圆柱状分离器主体的内径。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分离器主体的下方设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位置低于所述反射盘位置。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分离器底盖上设有排气口。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分离器主体上方设有进液口。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分离器底盖与所述排气管螺纹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分离器底盖与所述分离器主体通过卡环连接,螺钉紧固所述卡环。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上设有轴用挡圈槽,所述弹簧挡圈设于所述轴用挡圈槽内。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设有排气管、定位套筒和弹簧实现反射盘的定位,通过设计反射盘、转换阀芯并在分离器底盖上设置转换压驱动口,并巧妙设计分离器主体与反射盘的外形尺寸,使简单的结构就巧妙地能够实现有效的气液分离效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应用在诸如铝氧化银电池系统中,实现溶解在液体中细小气泡的高效分离,且集成转换阀的功能,实现溶液的换向流动功能,这种分离器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节省了设计空间,大大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15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