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床用小圆钢棒多支冲切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1524.7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2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兰;汤文其;何洲明;刘金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蓬溪河冶高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02 | 分类号: | B21D28/02;B21D28/14;B21D28/04;B21D43/00;B21D43/26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赵宇 |
地址: | 6291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床 圆钢 棒多支冲切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冲床用小圆钢棒多支冲切机构。
背景技术
直径为3-12毫米直条圆棒料一般都需要冲切成段后使用,其使用量大并且应用面广。目前对于直条小圆钢棒的冲切机构都存在着模具制作复杂、冲切效率低的弱点。在现有技术中当“下冲刀”安装时,其中的一个冲切孔正好与“圆导料套”孔在同一轴线上,圆棒料顺利导出进行冲切。当该孔磨损后,卸下“下冲刀”,把下冲刀进行旋转,使其还未被磨损的冲切孔与“圆导料套”相对应,再次进行冲切,直到所有的冲切孔都被磨损,然后卸下“下冲刀”,在平面磨床上磨去磨损部分,此时“下冲刀”厚度变薄,重新安装后使上下冲刀之间形成间隙,需要松开“下模座”或上模座移动使上下冲刀靠紧才能继续工作。并且“下模座”的加工必须保证“圆导料套”的安装孔、螺钉安装孔以及下“模座承载面”之间有足够的尺寸及位置精度;否则由于孔较小和“下冲刀”热处理变形,很难保证“圆导料套”和“下冲刀”冲切孔在同一轴线上,使用中经常由于冲切孔不同轴不得不加大“圆导料套”导料孔径使送料不畅,严重的使冲切孔弃用。所以该设计“下模座”特别是“下冲刀”加工难度大、费用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加工难度,节省模具材料,提高生产效率的普通冲床用小圆钢棒多支冲切机构。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冲床用小圆钢棒多支冲切机构,包括下模座、上料架和冲床工作台,所述下模座位于所述冲床工作台的上部,所述上料架位于所述冲床工作台的一侧,所述下模座内部设有导料套,所述导料套对应设有下冲刀,所述下冲刀上设有冲切孔,所述冲切孔的直径与所述导料套通道的内径一致,所述冲切孔与临近的冲切孔在垂直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下冲刀的顶部设有一固定面,所述下冲刀固定于下模座外侧面中部,所述下冲刀的前端面设有前挡板,所述下冲刀顶部对应设有上冲刀。
本发明的原理:小圆钢棒在上料架上被输送到导料套中,导料套设有与小圆钢棒相对应的导料通道,由于下冲刀上设有与导料通道一致的冲切孔,小圆钢棒在冲切孔中被定位,与下冲刀相对应的设有的上冲刀在动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上冲刀与下冲刀的之间严密贴合,两块前挡板的设置限定了上冲刀的运动轨迹,当带着巨大动能的上冲刀与小圆钢棒接触时,小圆棒料被切断,落入落料槽中。由于冲切孔工作时只有下半圆受力,应尽量避免冲切孔上下对齐以保证孔壁足够的承载强度,同时最大限度发挥冲刀整体材料性能并使冲刀间歇式受力,同时下冲刀冲切孔错位结构的设置,使得从不同冲切孔中落下的圆棒料之间相互不影响,从而实现了一刀多切功能,大大提高了切割效率。
进一步地,还包括组料紧固装置,所述组料紧固装置包括外套和错位圈,所述错位圈位于所述外套内部,所述错位圈顶部设有紧固面,所述紧固面与所述外套之间有0.5mm的间隙,所述外套与错位圈之间用螺钉紧固,所述错位圈与外套设有与所述下冲刀的冲切孔相对应的紧固孔。为保证冲切长度一致,一组料必须紧固为一个整体平行推进,该装置采用整体错位紧固方式,装卸十分方便。将一组料同时塞入外套和错位圈中的紧固孔中,由于外套和错位圈紧固面之间有0.5毫米的间隙,紧定错位圈的紧固面使其下移,使得错位圈中的紧固孔组和外套中的紧固孔组产生错位,因此一组料被紧紧的禁固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下冲切刀为圆形结构,所述下冲刀的厚度为40-50mm,所述下冲切刀通过四颗对称分布的螺钉与导料套及下模座连接。因为冲刀在工作时,只有其冲切孔的下半圆受力和磨损,当冲切孔下半圆磨损后,将圆冲刀和导料套旋转180度重新安装,这时冲切孔将会半圆变对调,没用磨损的半圆重新投入工作,一把刀等于两把刀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下冲切刀通过四颗对称分布的螺钉与导料套及下模座连接,采用圆形结构便于下模座和刀体的加工、装缷、定位,同时也节省了大量昂贵的模具钢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座的后端面设有后挡圈,所述后挡圈与下模座之间螺纹连接。后挡圈的设置,使得到导料套与下冲刀和下模座之间的紧固作用进一步被加强,同时也便于进行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蓬溪河冶高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蓬溪河冶高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15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