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调光膜及液晶调光夹层玻璃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1371.6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1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新;林寿;关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33;G02F1/1334;B60J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3***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 调光 夹层玻璃 | ||
本发明涉及液晶调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液晶调光膜,包括第一透明基底、第二透明基底以及夹在第一透明基底和第二透明基底之间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其特征在于:第一透明基底的背向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的一面设有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透明基底的背向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的一面设有第二透明导电层,第一透明导电层的第一边缘处设有第一电极,第二透明导电层的第二边缘处设有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分别电连接在第一电源的两端。优点在于:该结构的电极安装方便,同时复合了加热功能,解决了调光膜在低温条件下无法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调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液晶调光膜及液晶调光夹层玻璃,尤其适用于夹层车窗玻璃。
背景技术:
液晶调光膜是由两张透明导电膜和夹在它们之间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PDLC)组成,在断电没有电场作用的情况下,其间的液晶分子无序排列,使光线无法穿透薄膜,液晶调光膜处于不透明状态;当通入交流电给导电层施加电压时,其间的液晶分子有序排列,可使光线透过薄膜,这时液晶调光膜便从不透明态转换为透明态。通过外加电场的作用,能够实现从透明状态和不透明状态之间的快速转换。
其中,透明导电膜通常为在PET基底上制备ITO导电层得到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对于传统的液晶调光膜,ITO导电层位于PET基底的朝向PDLC的表面,即位于液晶调光膜的内部,制作电极时需要对透明导电膜做特殊处理(如激光蚀刻等),在液晶调光膜的边缘处切除一层透明导电膜和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后,使得另一侧的透明导电膜的导电层显露出来,然后在该导电层上制作电极,以连接外部控制电路实现调光功能。上述电极制作工艺较为复杂,耗时较长,且容易因切割不当造成液晶调光膜失效。此外,传统的液晶调光膜不具备可加热功能,通常在低温环境下(小于-20℃)会引起调光功能膜片的失效,失去调光效果,需要热车后,才能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液晶调光膜结构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极安装简便和可加热的液晶调光膜,同时还提供一种夹设有该液晶调光膜的液晶调光夹层玻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晶调光膜,包括第一透明基底、第二透明基底以及夹在所述第一透明基底和第二透明基底之间的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基底的背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的一面设有第一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二透明基底的背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的一面设有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第一边缘处设有第一电极,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第二边缘处设有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分别电连接在第一电源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上与所述第一边缘相对的第三边缘设有第三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用于分别电连接在第二电源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上与所述第二边缘相对的第四边缘设有第四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第四电极用于分别电连接在第三电源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源为交流电源,电压为0~110V。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源为直流电源,电压为0~48V。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电源为直流电源,电压为0~48V。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为碳纳米管、纳米银或氧化铟锡导电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明基底和第二透明基底为PET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0.05~0.3μm,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厚度为0.05~0.3μm,所述第一透明基底的厚度为0.05~0.18mm,所述第二透明基底的厚度为0.05~0.18mm,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层的厚度为0.01~0.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13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快干环氧底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举升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