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叶黄茶杀青后初步闷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7498.5 | 申请日: | 2017-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2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姜家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家治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桑叶 杀青 初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叶黄茶杀青后初步闷黄工艺。
背景技术:
桑叶,被古代誉为“神仙草”,含有丰富的黄酮化合物、优质蛋白质、多糖类、有机酸、生物碱、维生素、氨基酸、锌、钙、磷、锰、铁等多种微量元素,是国家卫生部确认的“药食同源”植物,被国际食品卫生组织列入“人类21世纪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成为人类绿色新食品源。
传统医学认为,桑叶性味:甘、平、寒;具有清肝明目聪耳,镇静神经的功能,对人体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明目、凉血等作用。尤其是近年来被外界公认的降糖作用,桑叶中有一种糖苷酶抑制剂,叫1-脱氧野尻霉素(DNJ),能通过对糖苷酶的抑制,从而抑制双糖在小肠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的高峰值。桑叶中含有的生物碱及桑叶多糖,能促进胰岛的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对糖的利用、肝糖原合成及改善糖代谢,最终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皖南山区是传统栽桑养蚕区,历年来养蚕卖茧是家庭主要经济来源,近几年由于受大环境影响,传统蚕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毁桑弃养现象非常普遍,为了改变这一状态,农业科技人员从桑叶综合利用上找出路,桑叶茶加工制作就是首选。各养蚕区都在纷纷效仿研制桑叶茶,桑叶红茶、桑叶绿茶、桑叶乌龙茶都有生产,但产品苦涩味都无法脱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桑叶黄茶杀青后初步闷黄工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桑叶黄茶杀青后初步闷黄工艺,其特征在于:将采摘一芽三叶的新鲜茶叶快速用冰水清洗,去除灰尘及碎叶;
烘30-35秒,快烘至七成干,再调至90-95℃足火轻翻、慢烘3-5分钟,喷20%黄精溶液和30%的辅助剂溶液混合溶液,杀青叶:混合溶液=100:5;
将茶叶经杀青理条后经履带式烘干机初烘至六成干,温度控制在110℃—120℃;
摊晾至表面水分完全蒸发,于35-38℃温室堆放1-1.5小时,充分翻匀后继续堆放,如此反复,调控闷黄前干度;
将辅助剂经真空微波干燥,干燥过程保持温度≤40℃,干燥至粉块,涂抹在杀青叶表面,辅助剂:杀青叶为1:100;
在涂抹的过程中,杀青叶放置在干燥板上,干燥板表面温度控制在40-45℃;
涂抹后,进行闷黄,闷黄条件为温度80±2℃,相对湿度70~85%,时间2-5分钟。
所述的辅助剂成分具体为蜂胶36-38%、氟化钠2-4%、尿囊素3-5%、木糖醇3-5%、柠檬酸3-5%、柠檬酸苏打1-3%、苹果酸2-4%、薄荷醇2-4%、丙三醇2-4%、水18-20%、其它为矿物盐;
以上各组分量之和满足100%。
所述的辅助剂制备方法为:
将氟化钠、尿囊素、木糖醇、柠檬酸、柠檬酸苏打、苹果酸、薄荷醇、丙三醇真空微波干燥,干燥过程保持温度≤40℃,干燥至粉块;
放入无纺布袋子里,放入环流式抽取罐,在常温中循环2~4小时抽取,通过活性炭祛除有害成分用,再通过0.5~1μm过滤网,与水混合在≤30℃的条件下静置2-3小时,萃取过程中采用中低强度搅拌,然后过100-150目筛,取滤液;
经真空微波干燥,干燥过程保持温度≤40℃,将滤液由膏状干燥至粉块;
粉块经纳米机械粉碎,与蜂胶、矿物盐混合,即可。
有益效果:通过喷施黄精溶液增加桑叶水分,使偏老桑叶在一定的水分和高温条件下,叶绿素遭到破坏,多酚类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失去活性,多酚类化合物在湿热条件下发生自动氧化和异构化,淀粉水解为单糖,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都为形成桑叶黄茶醇厚滋味及黄色创造条件;
含有天然植物和矿物盐成分的口腔清洁液具有对蚜虫及口腔细菌的杀菌效果以及对牙周炎牙龈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能够消除口臭。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桑叶黄茶杀青后初步闷黄工艺,将采摘一芽三叶的新鲜茶叶快速用冰水清洗,去除灰尘及碎叶;
烘30-35秒,快烘至七成干,再调至90-95℃足火轻翻、慢烘3-5分钟,喷20%黄精溶液和30%的辅助剂溶液混合溶液,杀青叶:混合溶液=100:5;
将茶叶经杀青理条后经履带式烘干机初烘至六成干,温度控制在110℃—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家治,未经姜家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74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血压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降血糖用槐米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