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翼子板流水槽加强结构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5726.5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5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颖;张夏;周中祥;胡国辉;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8 | 分类号: | B62D25/18;B62D27/02;B62D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7 | 代理人: | 刘成春 |
地址: | 上海市长宁区遵义路***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翼子板 流水 加强 结构 汽车 | ||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翼子板流水槽加强结构及汽车。本发明提供的后翼子板流水槽加强结构,包括与侧围总成连接的后翼子板流水槽,后翼子板流水槽包括支撑衬体、流水槽支撑板及支撑加强筋板,流水槽支撑板与侧围总成连接,支撑加强筋板设于流水槽支撑板的下方,且支撑加强筋板与流水槽支撑板之间形成空腔;支撑衬体嵌入空腔内,且支撑衬体的形状、尺寸与空腔的形状、尺寸相适配。通过在支撑加强筋板与流水槽支撑板之间的空腔内嵌入支撑衬体,以有效提高后翼子板流水槽的整体强度,利于提升车身的扭转刚度及提高车身的抗侧碰撞性能。同时,无需增设新的连接结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装配简便,整体强度加强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翼子板流水槽加强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为此,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防水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车身包括车顶和用于支撑车顶的A、B、C、D柱,A、B、C、D柱上均安装有流水槽结构,当汽车发生碰撞时,汽车发生翻转或倾覆时,A、B、C、D柱和流水槽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车身被挤压变形,为此A、B、C、D柱和流水槽结构区域处的强度至关重要。
特别针对D柱及其流水槽结构的区域,因该区域位于转角处,搭接结构复杂且空间狭小,无法通过增加金属板的数量来增加该区域的结构强度;另外,因转角区域处的零部件较多,容易造成搭边干涉及翘曲变形,使得车身扭转刚度及抗侧碰性能较差,同时也因零件搭接不好,影响了车身的外观质量。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能有效提高车身扭转刚度及抗侧碰性能的后翼子板流水槽加强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流水槽结构因结构强度不足而造成车身扭转刚度及抗侧碰性能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能有效提高车身扭转刚度及抗侧碰性能的后翼子板流水槽加强结构的汽车,以解决现有的流水槽结构因结构强度不足而造成车身扭转刚度及抗侧碰性能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后翼子板流水槽加强结构,包括后翼子板流水槽,所述后翼子板流水槽与侧围总成连接,所述后翼子板流水槽包括支撑衬体、流水槽支撑板及与所述流水槽支撑板连接的支撑加强筋板,所述流水槽支撑板与所述侧围总成连接,所述支撑加强筋板设于所述流水槽支撑板的下方,且所述支撑加强筋板与所述流水槽支撑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支撑衬体嵌入所述空腔内,且所述支撑衬体的形状、尺寸与所述空腔的形状、尺寸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支撑衬体包括骨架及设于所述骨架周边的发泡层,所述支撑衬体通过所述发泡层分别与所述流水槽支撑板及支撑加强筋板接触连接。
优选的,所述发泡层与所述骨架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骨架采用PA66材料制成;所述发泡层采用EVA发泡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支撑衬体包括片状膨胀胶,所述片状膨胀胶的形状、尺寸与所述空腔的形状、尺寸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支撑加强筋板与所述流水槽支撑板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优选的,所述支撑加强筋板与所述流水槽支撑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或粘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后翼子板流水槽加强结构。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标致雪铁龙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57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立柱结构
- 下一篇:防潜支架、后地板组件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