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时码和准秒的系统校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5601.2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7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董帅君;栗高峰;张海龙;康传华;钟昭;杨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J3/06 | 分类号: | H04J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庄文莉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系统 时方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时码和准秒的系统校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实时判断准秒和时码的有效性;步骤二,准秒、时码同时有效时,准秒脉冲到达后,利用时码信息进行校时;步骤三,准秒有效、时码无效时,准秒脉冲到达后,对自守时时间进行整秒处理;步骤四,准秒无效、时码有效时,时码到达后,判断时码时间信息和自守时间信息差的绝对值,若大于阈值,则用时码时间信息进行校时。本发明能提高系统对准秒和时码的利用率,增强系统的校时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系统校时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时码和准秒的系统校时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利用网络通信进行信息收发的系统,网络延迟的存在,往往造成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存在滞后,因此设备在发送信息时,通常给信息打上产生时戳。接收设备在接收到信息后,通过接收时戳和产生时戳的时间差,进行信息的预测,以消除网络延迟对信息的影响。但是,如果系统各设备之间的时间未同步,那么信息接收设备同样无法完成对接收信息的预测。不只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系统,任何存在时间延迟的通信系统,都要求设备之间能够时间同步,才能实现信息的预测,保证系统正常运转。
当前,随着系统规模的不断变大以及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时间同步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对时间进行同步的手段很多,比如时码和准秒,时码报文是一种网络报文,可以提供“年月日时分秒”时间信息,但存在网络传输延迟,准秒脉冲是时间间隔为一秒的脉冲信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本专利基于时码和准秒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系统校时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时码和准秒的系统校时方法,其能提高系统对准秒和时码的利用率,增强系统的校时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时码和准秒的系统校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实时判断准秒和时码的有效性;
步骤二,准秒、时码同时有效时,准秒脉冲到达后,利用时码信息进行校时;
步骤三,准秒有效、时码无效时,准秒脉冲到达后,对自守时时间进行整秒处理;
步骤四,准秒无效、时码有效时,时码到达后,判断时码时间信息和自守时间信息差的绝对值,若大于阈值,则用时码时间信息进行校时。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判断准秒的有效性有以下条件:准秒脉冲未中断;连续三个准秒脉冲均为正确。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判断时码的有效性有以下条件:时码未中断;连续三次时码正确。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校时方法是指准秒脉冲到达后,判断准秒是否有效;若准秒有效,则利用最近时码进行校时。
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所述对自守时时间进行整秒处理是指,准秒脉冲到达后,判断准秒是否有效;若准秒有效,且已校过时,则利用自守时时间进行校时。
优选地,所述步骤四中,所述利用时码信息进行校时是指时码到达后,判断时码是否有效;若时码有效、已校过时、时码时间信息和自守时间信息差的绝对值大于2s,则用时码时间信息进行校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由于时码报文信息全面但网络时延大、准秒脉冲快速准确但无具体时间信息,本方法充分考虑到时码和准秒的各自优缺点,提出了在准秒到达的情况下,利用上一帧时码报文的时间进行校时的方法,提高了校时准确度;同时,在只有时码报文或只有准秒脉冲的情况下,提出了合理的守时方案,保证在只有一种校时手段下的精准守时。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基于时码和准秒的系统校时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56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