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用物理活化抑菌制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5153.6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2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任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水喜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30;C02F1/44;C02F1/48;C02F1/50;C02F1/66;C02F1/68;C02F9/02;C02F9/08;C02F9/12;C04B35/14;C02F101/22;C02F101/10;C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赵正寅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物理 活化 抑菌制水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用物理活化抑菌制水器,包括制水开关和第一制水腔体,制水开关用以改变水流流向将水流导入第一制水腔体,第一制水腔体下端开设有第一流出孔,第一制水腔体内设有盖在第一流出孔上的内腔体,内腔体的上端开孔,内腔体内部填充有过滤填料和/或功能填料。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家用物理活化抑菌制水器,轻松实现自来水和功能水的转换,安装使用方便,可以轻松拆换,流道设计科学,自来水浸泡功能填料充分,净化效果好,养生保健功能强,物理活化制得的功能水还具有抑菌易洁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物理活化抑菌制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饮用水多为自来水,自来水一般用次氯酸钙杀菌消毒,使水中残留有氯的有害物质,长期饮用对身体危害很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瓶装纯净水已进入了家庭,虽然纯净水不含自来水中的残留有害物,但水中对身体有益的元素很少,几乎没有,长期饮用有损身体健康,随着人们对生活用水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降低水中的余氯、洁净、软化,而且从保健、养生角度上讲,要求将饮用水调节为弱碱性水、磁化水、功能性水等。我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只能从终端处理解决水质的问题。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净水设备。
现有的一种净水设备,是将功能性浸渍材料设置在注满水的固定床中,经过一定时间(例如1小时以上),该水即可获得抗菌、矿化、活化水功能;或者将功能性浸渍材料设置在流化床中,需要处理的水慢速流经流化床,流出水即可获得抗菌、矿化、活化水功能。其需要水流缓慢的通过,才能获得质量较好的活化水,而且需要占用较大的场地。市面上也有一些家用的净水设备,这类净水设备往往结构简单小巧,只是单纯的将功能材料放置在净水设备内,接入水龙头后,水流通过功能材料再排出供消费者使用。由于现在的自来水水压大,流速快,水流快速的经过功能材料,并不能充分利用功能材料进行水的活化处理,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家用物理活化抑菌制水器,能减小水压,减缓水的流速,获得质量更好的活化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家用物理活化抑菌制水器,包括制水开关和第一制水腔体,制水开关用以改变水流流向将水流导入第一制水腔体,第一制水腔体下端开设有第一流出孔,第一制水腔体内设有盖在第一流出孔上的内腔体,内腔体的上端开孔,内腔体内部填充有过滤填料和/或功能填料。
水流通过制水开关进入第一制水腔体,随着水位的上涨,当水流漫过内腔体上端时水流通过内腔体的上端开孔进入内腔体内部,流经内腔体内部的过滤填料和/或功能填料,经过第一流出孔流出。
优选地,所述制水器还包括与第一制水腔体相连的第一减压腔体以及与第一减压腔体相连的第二制水腔体;第一减压腔体的上端入口围绕于第一流出孔周围,第一减压腔体内设有减压板,减压板设于第一流出孔下方;减压板的下表面中心连接设置有导柱,第一减压腔体的下端出口设有第一导向筒,导柱活动穿设于第一导向筒内,导柱上部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上端与减压板的下表面接触,第一弹簧的下端与第一减压腔体的底面接触;第一导向筒的下端伸入第二制水腔体内,第二制水腔体内设有制水筒,制水筒的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第一导向筒的下端位于制水筒内;第一导向筒外壁、制水筒和第二制水腔体内壁之间形成制水通道,制水通道内填充功能填料,第二制水腔体底部开设有第二流出孔。
通过第一减压腔体减压降速后的水流顺次通过第一导向筒外壁和制水筒内壁之间的制水通道以及制水筒外壁和第二制水腔体内壁之间的制水通道后从第二流出孔流出,水流在和第二制水腔体内与功能填料充分接触,活化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水喜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水喜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51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