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精密设备及其车载隔振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5066.0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5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马芳武;李金杭;吴量;杨龙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9/50 | 分类号: | F16F9/50;F16F9/56;F16F9/02;B60P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130025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精密 设备 及其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隔振平台。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车载精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光电设备、航天设备、精密测量仪器等精密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对外界环境振动的隔离也在不断地提高,因此,这些精密设备在运输过程中的隔振设计显得尤为必要。
多数精密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常遇到弯度较大的路面或者坑洼、凸起的路面,由路面激励引起的不规则随机受迫振动通过运输车辆的轮胎及悬挂系统传递至精密设备,使得精密设备受到剧烈的冲击和振动。此外,运输车辆自身的发动机或设于其上的其它的驱动装置等振动源,也可能使精密设备受到冲击和振动。因此,精密设备可能在某一激振频率下产生振幅较大的共振,使精密设备最终由于此类振动和冲击所产生的应力超过其本身的极限强度而被破坏。
目前,一部分车载精密设备缺乏相应的车载隔振平台,仅依靠运输车辆的悬架系统来实现隔振,由于运输车辆的悬架系统通常需承受较重的载荷,故悬架系统的刚度较高,振动较弱,自然隔振效果较差。
另外,一部分车载精密设备虽然能够依靠设于精密设备和运输车辆之间的车载隔振平台来实现隔振,但是,在车载隔振平台的底部与运输车辆的底板之间通常固定有空气弹簧、隔振器、或者压电传感器等减振装置,使车载隔振平台的刚度和阻尼在一定范围内相对比较固定,当路面平整度较差时,车载隔振平台的刚度无法依据外界环境的恶劣程度及时调整,从而使其隔振效果可能无法满足精密设备本身所需的高精度工作环境的要求,隔振效果不理想。
因此,现有的车载隔振平台的隔振效果较差;包含上述车载隔振平台的车载精密设备的工作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隔振平台,可以有效地改善隔振效果。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精密设备,可以提升精密设备的工作精度。
其具体方案如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隔振平台,包括安装于运输车辆底板且位于运输车辆的前悬车轮与后悬车轮之间的支撑平台;设于运输车辆前端、用于预瞄控制的路面不平度检测装置;设于运输车辆的前悬车轮的前悬检测装置;设于运输车辆底板和所述支撑平台之间的自调节阻尼减振装置;与所述路面不平度检测装置、所述前悬检测装置和所述自调节阻尼减振装置相连、用于接收信号并控制所述自调节阻尼减振装置动作的控制装置。
优选地,所述自调节阻尼减振装置包括用于调整所述支撑平台高度的自调节减振装置和用于调节所述支撑平台阻尼系数的自调节阻尼装置。
优选地,所述自调节减振装置包括:
固定于运输车辆底板和所述支撑平台之间的减振装置;
分别与所述减振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相连、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减振装置的第一开关。
优选地,所述自调节阻尼装置包括:
铰接于运输车辆底板和所述支撑平台之间的阻尼装置;
分别与所述阻尼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相连、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阻尼装置的第二开关。
优选地,所述前悬检测装置包括分别用于检测运输车辆的前悬车轮的位移和加速度的第一位移检测装置和第一加速度检测装置。
优选地,还包括:
设于运输车辆的后悬车轮且分别与所述前悬检测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相连、用于检测后悬车轮的位移及加速度的后悬检测装置。
优选地,所述后悬检测装置包括分别用于检测运输车辆的后悬车轮的位移和加速度的第二位移检测装置和第二加速度检测装置。
优选地,设于所述支撑平台且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用于检测所述支撑平台加速度的第三加速度检测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载精密设备,包括精密设备和运输车辆,还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设于所述精密设备的下方且安装于所述运输车辆底板的上方的车载隔振平台。
相对于背景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载隔振平台包括安装于运输车辆底板且位于运输车辆的前悬车轮与后悬车轮之间的支撑平台和设于运输车辆底板和所述支撑平台之间的自调节阻尼减振装置。一般地,精密设备安装于所述支撑平台上,故精密设备可依靠所述自调节阻尼减振装置实现隔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50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造纸用烘干设备
- 下一篇:一种数字缓冲器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