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合板与墙板一体浇筑的支撑体系及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4643.4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3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唐芬;谭新明;李海波;龙坪峰;蔡智腾;朱换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邦远大绿色建筑产业有限公司;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8 | 分类号: | E04G21/18;E04G21/2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标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8 | 代理人: | 曹花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叠合 一体 浇筑 支撑 体系 施工工艺 | ||
1.叠合楼板与墙板一体浇筑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构件、构件体系以及支撑组件,所述构件体系包括墙板、叠合梁、现浇柱以及叠合楼板;所述现浇柱设置在承重构件上,所述叠合梁和墙板连接在现浇柱之间,且叠合梁位于墙板上部内侧,所述叠合梁包括预制梁和设置在预制梁上方的现浇梁,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承重构件上,且与墙板之间设置有工作空间,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承重构件上的数个三脚架式独立支撑以及设置在三脚架式独立支撑上的工字梁;所述叠合楼板设置在工字梁上,且其侧边与叠合梁和/或者墙板贴合,所述叠合楼板包括放置在叠合梁上的预制楼板和设置在预制楼板上方的现浇楼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叠合楼板与墙板一体浇筑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为叠合墙板,所述叠合墙板包括外挂墙板和设置外挂墙板内侧的现浇墙板,所述现浇墙板与现浇梁和/或者现浇楼板相连通;所述承重构件为基础面或者下层一体式支撑体系中的叠合楼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叠合楼板与墙板一体浇筑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脚架式独立支撑包括立杆、顶托、三脚架,所述顶托包括连接柄托、缓冲结构、支撑板和卡接件;所述连接柄托安装在支撑板的下方,缓冲结构安装在连接柄托和支撑板之间;支撑板上安装有多个卡接件,多个卡接件组成能够固定工字木的卡接装置;所述立杆包括支座、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下支撑杆安装在支座上,上支撑杆与下支撑杆通过套筒连接,上支撑杆安装在连接柄托内,将顶托和立杆连接在一起;所述三脚架由三跟倾斜的直杆组成,三根直杆的上方通过第一连接板连接,三根直杆的中部通过三根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板连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平行;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还设有加固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叠合楼板与墙板一体浇筑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梁沿承重构件的长边方向设置在顶托上;每根工字梁下方至少设置有两个的立杆,相邻立杆的距离大于2.4米时,在该两根立杆之间加设中间立杆支撑工字梁,所述中间立杆上端设置有用于放置工字梁的顶托。
5.如权利要求3所述叠合楼板与墙板一体浇筑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空间包括工字梁的两端以及侧边与墙板之间的端部工作空间和侧部工作空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叠合楼板与墙板一体浇筑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工作空间由工字梁两端以及立杆与墙板之间距离控制,所述工字梁两端与叠合墙板侧壁的纵向距离不大于700mm,所述立杆与叠合墙板22侧壁之间的距离为300mm~800mm;所述侧部工作空间由工字梁侧边与墙板之间距离控制,所述工字梁侧壁与叠合墙板侧壁的横向距离不小于300mm。
7.叠合楼板与墙板一体浇筑的支撑体系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在承重构件上安装现浇柱、墙板以及叠合梁,现浇柱、墙板以及叠合梁在承重构件上围成框式结构;
2)在承重构件上的框式结构内搭建支撑组件,并保证支撑组件与墙板之间留有工作空间;
3)吊装叠合楼板至支撑组件上,并对现浇柱、现浇楼板与现浇梁进行浇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叠合楼板与墙板一体浇筑的支撑体系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承重构件上的数个三脚架式独立支撑以及设置在三脚架式独立支撑上的工字梁;所述三脚架式独立支撑包括立杆、顶托、三脚架;在步骤2),通过调整工字梁两端和侧边与墙板之间的距离、以及立杆与墙板之间距离控制工作空间的大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叠合楼板与墙板一体浇筑的支撑体系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楼板内设置有预应力钢筋;在步骤2)中,将工字梁放置在三脚架式独立支撑上,所述工字梁的放置方向与叠合楼板的预应力钢筋方向垂直。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叠合楼板与墙板一体浇筑的支撑体系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当工字梁长度不够时,可将两根工字梁搭接在三脚架式独立支撑,所述工字梁的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邦远大绿色建筑产业有限公司;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邦远大绿色建筑产业有限公司;长沙远大住宅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464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用于鞋子防水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病足专用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