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平旋盘加工汽轮机静子部件管口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4190.5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1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高岩;孙海珉;王伟;孙家睦;梁伟;李国红;阎文松;王龙梅;于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5/00 | 分类号: | B23B3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侯静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口 汽轮机 静子部件 图示 加工 机床主轴 平旋盘 超差 椭圆形内孔 最大偏移量 修正 超差问题 加工状态 内孔加工 内孔圆度 原因分析 公差 千分表 偏移 内孔 图纸 | ||
一种利用平旋盘加工汽轮机静子部件管口的方法,涉及一种加工管口的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平旋盘加工汽轮机静子部件管口时管口内径尺寸超差的问题。方法:按照图示直径A加工汽轮机静子部件管口的内孔,确定内孔圆度,如果最大半径C小于图示半径A,则继续加工至最大半径C等于图示半径A;通过机床主轴架千分表测定最大半径C和最小半径D的差值L,确定机床主轴最大偏移量为L,机床主轴偏移后分别按照设计图纸中的图示半径A进行汽轮机静子部件管口的内孔加工。本发明通过对加工状态的尺寸超差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在已加工的尺寸超差的椭圆形内孔基础上进行修正,将存在超差的管口修正至设计公差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管口的方法。
背景技术
平旋盘加工汽轮机静子部件管口时,由于机床与平旋盘附件连接部位的机械磨损造成某个方向的间隙过大,使加工后的管口内径尺寸超差,形成椭圆形内孔,加工后的管口内径尺寸与设计图纸不符;同时机床的平旋盘磨损也会造成加工后的管口内径尺寸超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平旋盘加工汽轮机静子部件管口时管口内径尺寸超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平旋盘加工汽轮机静子部件管口的方法。
本发明利用平旋盘加工汽轮机静子部件管口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采用平旋盘按照设计图纸中的图示直径A加工汽轮机静子部件管口的内孔,通过机床主轴架千分表确定内的最大半径C和最小半径D,如果最大半径C小于图示半径A,则继续加工至最大半径C等于图示半径A;通过机床主轴架千分表测定最大半径C和最小半径D的差值L,确定机床主轴最大偏移量为L,调整机床主轴以最小半径D的中点为中心、沿最小半径D向两侧分别偏移L,整机床主轴偏移后分别按照设计图纸中的图示半径A进行汽轮机静子部件管口的内孔加工,即完成。
其中,由于汽轮机静子部件管口的内孔为汽流通道,对圆度和圆跳动没有特殊要求,因此本发明加工方法对圆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加工状态的尺寸超差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针对由于管口壁薄并且管口向尺寸过长,进而会造成管口变形量不同,使加工后的管口内径尺寸超差,形成椭圆形内孔,以及加工后的管口内径尺寸与设计图纸不符的问题,在已加工的尺寸超差的椭圆形内孔基础上进行修正,本发明调整机床主轴以最小半径D的中点为中心、沿最小半径D向两侧分别偏移L后,分别按照设计图纸中的图示半径A进行汽轮机静子部件管口的内孔加工,将存在超差的管口修正至设计公差范围内,因此本发明方法在实际加工中效果很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存在加工尺寸超差的管口尺寸示意图,A为设计图纸中的图示半径,C为加工后的椭圆形内孔的最大半径,D为加工后的椭圆形内孔的最小半径,M为设计图纸中管口内径的上差,N为设计图纸中管口内径的下差,1为椭圆形内孔;
图2为实施例1中经本发明方法加工后的管口的内孔示意图,4为椭圆形内孔超差被切除部分,2和4为机床主轴以最小半径D的中点为中心、沿最小半径D向两侧分别偏移L后按照设计图纸中的图示半径A进行内孔加工后被切除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合理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利用平旋盘加工汽轮机静子部件管口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41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