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动物粪便和柠檬酸渣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4013.7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9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胜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宋涛 |
地址: | 261108 山东省潍坊市滨海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柠檬酸渣 盐碱地 动物粪便 改良 胶冻样芽孢杆菌 酵母菌 泥炭 枯草芽孢杆菌 磷酸二氢铵 绿色木霉菌 微生物菌剂 盐碱地改良 复合菌剂 光合细菌 绿色农业 生产要求 根瘤菌 菌种 | ||
本发明适用于盐碱地改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利用动物粪便和柠檬酸渣改良盐碱地的方法,通过将泥炭、柠檬酸渣、磷酸二氢铵、复合菌剂和酵母菌、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根瘤菌、绿色木霉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组成的微生物菌剂的混合,达到快速扩大菌种数量并形成对盐碱地持续改良的目的,使其更利于满足绿色农业的生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盐碱地改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动物粪便和柠檬酸渣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柠檬酸渣是柠檬酸厂的副产品,主要成分是硫酸钙,含量约为29.63%,还含有一定量的锌、锰、钼等微量元素和氮磷钾养分。对农作物无害。全国40多个柠檬厂每年排出硫酸钙40多万吨,多数被当作废物处理,如果用来改善盐碱地,可变废为宝。
此外,化肥对改良盐碱的作用也受到人们重视,化肥给土壤中增加氮磷钾,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了作物的耐盐力。施用化肥可以改变土壤盐分组成,抑制盐类对植物的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动物粪便和柠檬酸渣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其可以通过生物菌肥改善盐碱地土壤结构,增加土地的营养成分,便于满足绿色农业的需要。
一种利用动物粪便和柠檬酸渣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选取微生物菌肥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
泥炭45~55份、柠檬酸渣25~35份、磷酸二氢铵5~15份、复合菌剂5~10份;依次将泥炭、复合菌剂、柠檬酸渣、磷酸二氢铵、硫酸铵投入搅拌罐中均匀混合40~50分钟,
所述复合菌剂包括酵母菌、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根瘤菌、绿色木霉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
所述泥炭的pH为4.5~6.5、所述柠檬酸渣中硫酸钙的含量≤60%、结晶水的含量≤15%、细度为80~220目;
第二步:配制YPD培养基、动物粪便和PDA培养基;
第三步:将所述酵母菌接种于YPD培养基,将所述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接种于动物粪便,将所述根瘤菌和木霉菌接种于PDA培养基,分别培养3~5天。
第四步:将所述酵母菌、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根瘤菌、绿色木霉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分别单独进行接种、扩培、发酵、吸附、压滤、烘干及粉碎,依次得到酵母菌、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根瘤菌、绿色木霉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菌粉,将所述酵母菌、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根瘤菌、绿色木霉菌和胶冻样芽孢杆菌的菌粉按照1:1:1:1:2:2的质量比将菌粉进行混合。
更好的,在第二步中: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YPD培养基包括:酵母浸膏8~12份,牛粪18~22份,调节基质18~22份和1000份去离子水,pH值6.8~7.2;
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动物粪便包括:鸡粪1~5份,牛粪5~8份,NaCl1~5份,鹌鹑粪18~22份和1000份去离子水,pH为6.8~7.2;
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PDA培养基包括:淀粉190~210份、调节基质8~12份、鹌鹑粪18~22份,Na2HPO44~6份和1000份去离子水,pH值为7.0~7.6。
此外,在所述扩培中,酵母菌的培养温度为27~29℃,培养时间为46~50h;光合细菌培养温度为34~36℃,培养时间为46~50h;枯草芽孢杆菌培养温度为29~31℃,培养时间为46~50h;根瘤菌培养温度为27~29℃,培养时间为46~50h;绿色木霉菌培养温度为27~29℃,培养时间为3~5天;胶冻样芽孢杆菌的培养温度29~31℃,培养时间为3~5天;且扩培过程中均用摇床以150~180r/min的转速旋转。
更好的,所述烘干的温度≤65℃;所述粉碎的粒度为500~6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胜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胜景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40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