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聚乙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3763.2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1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甄智勇;朱永祥;唐孝芬;吴浪;赖建明;杜惠娟;钟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聚航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南方智泉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16;C08L23/08;C08L91/06;C08L53/02;C08L23/28;C08K13/04;C08K7/00;C08K3/40;C08K5/14;C08K5/20;C08K13/02;C08K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聚乙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改性聚乙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组分制成:聚乙烯基废旧回收料60~85%,交联剂0.01~5%,稳定剂0.1~0.5%,增强改性剂10~35%,抗氧剂0.1~1.5%,加工改性剂0.1~3%,各组分之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基废旧回收料主要包括聚乙烯类日常用品、聚乙烯管材、高密度聚乙烯薄膜、低密度聚乙烯膜、聚乙烯大中型原料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为过氧化二苯甲酰、二-(4-甲基苯甲酰)过氧化物、过氧化二异丙苯、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化己烷、叔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基碳酸酯、正丁基-4,4-二(叔丁基过氧化)戊酸酯、α,α'-双(叔丁基过氧化)-1,3-二异丙苯中的至少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为邻羟基苯甲酸苯酯、2,2-硫代双(4-叔辛基酚氧基)镍、三(1,2,2,6,6-五甲哌啶基)亚磷酸酯、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单苯甲酸间苯二酚酯、2-(2-羟基-3,5-二叔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2,4,6-三(2-正丁氧基苯基)-1,3,5-三嗪、六甲基磷酰三胺、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中的至少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改性剂为乙丙橡胶EPM、三元乙丙橡胶EPDM、苯乙烯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氢化苯乙烯一丁二烯一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丙烯酸酯类增韧剂ACR、氯化聚乙烯CPE、玻璃微珠、玻璃鳞片、滑石粉、蒙脱土、凹凸棒、碳酸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中的至少两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为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N,N'-二(β-萘基)对苯二胺、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己二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双十八酯、三壬基化苯基亚磷酸酯、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双(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改性剂为白矿油、PE蜡、N,N'-乙撑双硬脂酰胺、二羟基丙基十八烷酸酯、硬脂酸锌、芥酸酰胺中的最少一种。
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聚乙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涉及双螺杆挤出机,其中,双螺杆挤出机从加料口至出料口依次划分为1-固体输送段、2-熔融段A、3-真空口A、4-真空口B、5-侧喂料A、6-侧喂料B、7-熔融段B、8-真空口C、9-均化与熔体输送段;
依次包括下述步骤:将聚乙烯基废旧回收料、交联剂和加工改性剂混合均匀后从主加料口加入双螺杆挤出机,将抗氧剂和部分增强改性剂混合均匀后从侧喂料A加入,随后将剩余增强改性剂和稳定剂混合均匀后从侧喂料B加入,经双螺杆熔融、挤出造粒,即制备得到改性聚乙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性聚乙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5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性聚乙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口A的气压为-0.05~-0.08MPa;所述的真空口B的气压为-0.06~-0.09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聚航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南方智泉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聚航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南方智泉塑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37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塑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控交联聚乙烯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