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苯氧嘧草胺和双甲胺草磷的结合物以及包含该结合物的除草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3392.8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1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邵鸿鸣;陈少亭;李乙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7/30 | 分类号: | A01N57/30;A01N43/54;A01P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黄福伟 |
地址: | 317016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苯氧嘧草胺 双甲胺草磷 结合 以及 包含 除草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草组合物,其含有苯氧嘧草胺和双甲胺草磷,所述苯氧嘧草胺与双甲胺草磷的重量比为5:1至1:50。本发明还涉及含有所述除草组合物防治农业杂草的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除草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苯氧嘧草胺和双甲胺草磷的除草活性成分结合物及其用于防治农业杂草的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苯氧嘧草胺(CAS登录号为918797-50-9),是一种由上海师范大学研发的一种选择性激素类除草剂,结构式如下。纯品为白色固体,可用于防治苋菜、醴肠、藜、反枝苋等多种阔叶杂草。
中国专利申请CN200510026692.8记载了一类2,4-二氯苯氧乙酰胺嘧啶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并具体公开了除草剂苯氧嘧草胺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专利申请CN201010257630.9公开了苯氧嘧草胺可制备成悬浮剂,防治多种农田杂草。
双甲胺草磷(H9201,CAS登录号为189517-75-7)属硫化磷酰胺酯类化合物,纯品为淡黄色固体,易溶于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是一种选择型土壤处理剂,主要通过出土过程中的幼芽、幼根和分蘖节等吸收,抑制植物分生组织的生长而发挥药效,从而达到除草目的。该化合物可用于大豆、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作物,防除多种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杀草谱广。
中国专利申请CN200610129469.0公开了一种水旱两用混配除草剂,其包含双甲胺草磷与酰胺类除草剂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丁草胺中的一种混配使用,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
中国专利申请CN200610129468.6公开了一种水旱两用混配除草剂,其包含双甲胺草磷与一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混配使用,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以及莎草科杂草。
单一农药的使用,往往会存在很多缺陷,例如长期大量单一农药的使用,靶标的抗药性风险大大增加,进而会导致防效降低,用药量增大;又如单一农药的防治谱有限,很难同时防治同时期农田的多种病虫草害。在农业部发布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方案》有关文件中,明确要求精准化施药,提高防治效果和农药利用率。因此,开发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农药组合迫在眉睫,其一方面可以减少农药的施用总量,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药效,延缓靶标抗药性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环境存在的普遍需求,本发明人经过长期的摸索,发现苯氧嘧草胺和双甲胺草磷联合施用可产生明显的增效作用,提高药效,这一增效组合的提出,符合当今农药减量施用行动方案的客观需求,基于此,本发明人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除草活性成分结合物,其中,所述除草活性成分结合物含有苯氧嘧草胺和双甲胺草磷,其中苯氧嘧草胺与双甲胺草磷的重量比为5:1至1:50。
优选地,所述苯氧嘧草胺与双甲胺草磷的重量比为1:1至1:40;更优选地,所述苯氧嘧草胺与双甲胺草磷的重量比为1:5至1:3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苯氧嘧草胺与双甲胺草磷的重量比为1:10至1:20,甚至1:15。
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一种除草组合物,其中所述除草组合物含有本发明所述的除草活性成分结合物,以及农业上可接受的助剂和/或载体,制备成农业上可用的剂型。
其中,在所述除草组合物中,所述除草活性成分结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70%,优选5%-60%,更优选8%-30%。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将所述组合物制备成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优选地,将所述组合物制备成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各种农业制剂均可以通过常规的农药剂型加工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33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