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束流固耦合动力学振动试验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2387.5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1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柳军;郭晓强;王国荣;刘咸;宋志文;刘镇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束 耦合 动力学 振动 试验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束流固耦合动力学振动试验装置,它包括储水槽(1)、数据采集系统(2)、实验水道(3)、水泵(4)和管束夹持台(5),管束夹持台(5)包括固设于实验水道(3)顶部的平台(9),平台(9)的中部固设有顺次贯穿平台(9)、实验水道(3)的中间立管(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任意改变管束的位置和排布方式、试验步骤简单;利用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应力应变数据,为分析管束因流致振动而发生事故和事故原因提供分析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束流固耦合动力学振动试验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管束在横向流的作用下会引起振动,当管束振动频率与立管的固有频率接近时,立管会发生振动幅度变大的共振现象,导致立管之间的碰撞和摩擦,这种磨损引发立管疲劳破坏,缩短使用寿命,严重时还会造成立管的安全事故,介质泄露造成环境污染。在充分了解单根立管在整个管束中的受力情况下,将对不同排布情况和不同位置的立管进行实验,监测其实时受力和振动数据,分析受力与振动规律。现有的试验装置不能改变管束的位置、管束的排布方式以及不能采集不同流速时管束的应力应变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能够采集管束在横向流作用下应力应变的动态数据,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任意改变管束的位置和排布方式、试验步骤简单的管束流固耦合动力学振动试验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管束流固耦合动力学振动试验装置,它包括储水槽、数据采集系统、实验水道、水泵和管束夹持台,所述的水泵的吸水口与储水槽连通,水泵的出水口与实验水道的左端部之间顺次连接有调节阀I和流量计,所述的实验水道的右端部与储水槽之间连接有调节阀II,所述的管束夹持台设置于实验水道的顶部,管束夹持台包括固设于实验水道顶部的平台,平台的中部固设有顺次贯穿平台、实验水道的中间立管,平台上开设有连通实验水道的通槽A和通槽B,通槽A内设置有两根伸入于实验水道内的前立管,通槽B内设置有两根伸入于实验水道内的后立管,平台顶部固定安装有双作用油缸A和双作用油缸B,双作用油缸A的两输出端分别固设于两个所述的前立管上,双作用油缸B的两输出端分别固设于两个所述的后立管上;所述中间立管、前立管和后立管的前后侧均粘贴有应变片,应变片与数据采集系统电连接。
所述的装置试验管束流固耦合动力学振动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卸下中间立管,将管束构成顺排方阵,只在前立管上安装应变片;打开调节阀I和调节阀II,启动水泵,水泵将储水槽内的水顺次经调节阀I、流量计进入实验水道内,实验水道内的水冲击管束,同时向后立管和前立管中通入水;当流量计上读数稳定时,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流量计的流量数据,数据采集系统根据流量数据计算出水流速,同时采集应变片的应力数据;逐渐改变调节阀I的开度,连续增大水流量,测定出前立管在顺排方阵下及在不同水流流速下管束的振动响应;试验后关闭调节阀I、调节阀II和水泵;
S2、将中间立管安装复位,只在中间立管上安装应变片,控制双作用油缸A和双作用油缸B活塞杆的同时伸出,双作用油缸A增大两根前立管之间间距,双作用油缸B增大两根后立管之间间距,从而将管束调整为平行三角形方阵;打开调节阀I和调节阀II,启动水泵,水泵将水泵入实验水道内,实验水道内的水冲击管束,同时向中间立管、前立管和后立管中通入水;当流量计上读数稳定时,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流量计的流量数据,数据采集系统根据流量数据计算出水流速,同时采集应变片的应力数据;逐渐改变调节阀I的开度,连续增大水流量,测定出中间立管在平行三角形方阵下及在不同水流流速下管束的振动响应;试验后关闭调节阀I、调节阀II和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23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