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2306.1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39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织里川蜀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型材 挤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型材磨具设计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铝型材挤压模具一般包括凹模和凸模,在挤压过程中,金属材料不断从凹模和凸模上挤压通过,在高压摩擦的作用下,模具表面容易磨损,影响型材的生产质量。为此,人们采用对模具表面进行渗氮渗碳的方法来强化模具的硬度。 虽然上述方法可以增强模具的抗磨性,但需要消耗大量的含氮、碳成份的合成材料,还须配合专门的设备,增大了成本的投入。渗碳层深度一般只有 0.03mm~0.08mm,一套模具每进行一次渗氮处理只要连续工作1~5小时,需要拆卸进行碱蚀、抛光渗氮处理。一台挤压机生产24小时,不能连续工作, 需要更换挤压模具5~25套才能生产出1~5吨型材,而且每套挤压模具经过 反复氮化处理后,挤压模具本身公差的偏差值随之增大,影响型材的生产质量。
如果挤压的时候将量增大,在型腔内的膨胀量就越大,导致不利于高强度和高密度的型材成型和结构的稳定。
现在公开号为CN201287153Y的公开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凹模和凸模,凹模上设有带挤料孔的焊合腔,凸模上设有分流孔和与挤料孔连接的挤压头,在凹模和凸模上分别增设耐磨套和凸头,耐磨套和凸头均采用合金材料制成,增强凹模和凸模的耐磨性。耐磨套和凸头分别以镶嵌和螺纹连接的形式与凹模和凸模连接,安装和拆卸方便。
虽然该对比文件通过增加耐磨套和凸头,可以实现24小时连续工作,而且当操作人员需要对型材尺寸改变幅度不大时,只需分别改变耐磨套和凸头的内径和外径即可。但是还是没有考虑到如何增大铝型材的结构强度问题,当均匀过来的铝材内会出现气泡等杂质,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是无法出去的,均匀挤压过来的铝材并没有被特别挤压,这就导致了结构强度不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是将铝型材在型腔内做一个特别的挤压,经过这种特别的挤压后的铝材内气泡等杂质等将会没有,而且经过挤压后的铝材的反弹将会完美的契合型腔,内部肌理不会出现波浪形的扭曲。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凹模和凸模,所述凹模上设有带挤料孔的焊合腔,所述凸模上设有分流孔和与所述挤料孔 连接的挤压头,所述挤料孔内嵌装有耐磨套,所述凸模上设有通过紧固螺母安装于所述挤压头上的凸头,所述凸头插入所述耐磨套内构成型材的型腔,所述耐磨套上具有与所述型腔直接接触的第一侧面,所述凸头具有与所述型腔直接接触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由所述凹模向所述凸模逐渐靠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侧面是一个凹面。
作为优选,所述凹面的收尾处设置在距离所述焊合腔的1/3-1/2处。
便于受挤压的铝型材具有保持压力的长度,防止到型腔内的铝型材膨胀过大,控制铝型材的膨胀在恰当的点上。
作为优选,所述紧固螺母嵌入所述凸头内,所述紧固螺母侧面的所述凸头表面到所述第二侧面之间设置有圆角。
作为优选,所述紧固螺母嵌入所述凸头内,所述紧固螺母侧面的所述凸头表面到所述第二侧面之间设置有倒角。
圆角或倒角的设置能改变旅行材进入挤料孔的量,而且还能防止铝型材的挤压不顺畅。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申请很好的克服了铝型材的挤压不到位导致的板材内部含有气泡和杂质等问题,而且还能给铝型材一个更好的膨胀空间,防止铝型材横截面内的肌理出现波浪形的扭曲,增加了铝型材的结构强度。整个磨具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在上述附图内:1-凹模,2-凸模,3-焊合腔,4-挤料孔,5-分流孔,6-挤压头,7-耐磨套,8-凸头,9-紧固螺母,10-型腔,11-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铝型材挤压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凹模1和凸模2,凹模1上设有带挤料孔4的焊合腔3,凸模2上设有分流孔5和与挤料孔 4连接的挤压头6,挤料孔4内嵌装有耐磨套7,凸模2上设有通过紧固螺母9安装于挤压头6上的凸头8,凸头8插入耐磨套7内构成型材的型腔10,耐磨套7上具有与型腔10直接接触的第一侧面11,凸头8具有与型腔10直接接触的第二侧面12;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由凹模1向凸模2逐渐靠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织里川蜀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湖州织里川蜀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23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冰箱、冷柜的钣金生产模具
- 下一篇:双滑道柔性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