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网络可用带宽自适应实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1677.8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2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网络 可用 带宽 自适应 实时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带宽实时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网络可用带宽自适应实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而产品的质量对企业的竞争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于运营商来说,通信网络就是他们的产品。如何提高网络服务质量是各运营商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会重点关注并着手解决的问题,其中带宽测试能很高测量当前网络的带宽情况,带宽情况是衡量服务质量的重要方面。而无线网络中的节点通过无线链路方式进行通信。
随着多媒体应用、实时业务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网络的服务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尽管网络主干带宽和接入带宽成倍增加,但是网络性能并没有得到成倍的提升,其主要原因是网络资源分配、网络容量设计的问题。网络带宽测量的目的是精确的找到网络的中的瓶颈链路所在,从而为全网范围的网络容量规划提供依据,由此带宽测量在网络测量中占有重要地位。
网络可用带宽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主动测量和被动测量,主动测量方法通过主动发送测试包来获得网络带宽测量值,被动测量方法通过分析网络中存在的数据流得到网络带宽测量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线网络可用带宽自适应实时检测方法,不仅可以对无线网络可用带宽实时监测,还能提高无线网络可用带宽测量值的精度,减少了差错率,改善网络的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通过采用基于云服务的分层管理技术,以无线网络WIFI为无线接入技术,以互联网为载体,结合云计算技术,实现一种新的无线网络资源管理方法。
具体地说,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源主机将一串具有大范围速率的UDP数据包串(如典型网络中为1~100Mbp)发送到目的主机进行第一次无线网络的可用带宽测量,包串中各数据包对应的速率呈线性递增形式,其递增的斜率参数为M,参数M的大小由网络情况来决定,当网络情况较好时,适当提高M的数值,当网络情况较差时,适当降低M的数值;其中第p次测量所发送的包串的包速率范围被划分成2n+1个区域,即为BN(p),其中N=2n+1,N,p为正整数,被测目的主机20将包串的排队时延信息反馈给源主机;
②源主机向目的主机20进行下一次测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不仅实现了对无线网络带宽的实时检测,还减少对网络的负载压力,同时也缩短了测量的时间,提高了多跳无线网络可靠性,改善了网络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图中:
10—源主机,20—目的主机。
英译汉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包协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一、系统
1、总体
本系统包括源主机10和目的主机20;
源主机10和目的主机20通过无线网络连通。
2、功能块
1)源主机10
源主机10是数据包串发送端。
2)目的主机20
目的主机20是数据包串接收端,并返回排队时延信号。
二、方法
1、步骤①:
A、当第一次测量时,返回的时延信号含有转折点,则可根据转折点分析计算得到网络可用带宽的估计数值;
B、当第一次测量返回的时延信号没有转折点同时单调增加,则源主机10重新选取B1(p+1)=B1(p),BN(p+1)=B(N+1)/2(p)的包速率范围,重新执行步骤①进行下一次的测量;
C、当第一次测量时,返回的时延信号没有转折点同时单调递减,则源主机10重新选取B1(p+1)=B(N+1)/2(p),BN(p+1)=BN(p)的包速率范围,重新执行步骤①进行下一次的测量;
D、重复上述步骤,当第N次测量返回的时延信号含有转折点时,停止上述步骤;通过时延信号分析计算得到网络可用带宽的估计值;
2、步骤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16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