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回收式快递盒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1446.7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1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秦岭;胡纯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13/00 | 分类号: | B65D13/00;B65D6/10;B65D55/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回收 快递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回收式快递盒及其使用方法,前板、后板、上板和下板为刚性板,左板和右板为能向下折叠的柔性板,左板和右板的上下端均分别与上板和下板连接成一体,前板和后板的上端分别通过旋转轴与上板连接,每个旋转轴都对应有锁紧机构和解锁机构,关闭时,前板和后板均与左板、右板和下板贴紧且锁紧机构使旋转轴不能旋转,打开时,解锁机构恢复旋转轴自由旋转,前板和后板能向上板翻折;两个解锁机构分别采用动态密码解锁和钥匙解锁且密码输入屏和钥匙孔均位于刚性板外侧。该快递盒成本低,可重复使用,使用安全,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快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回收式快递盒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快递盒都采用瓦楞纸箱或者塑料膜袋,这些快递盒回收率低,大多数人拆完即扔,由于每天都会有海量的快递盒需求,因此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还污染了环境、提高了处理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作了两个方向的改进:1)采用可降解材料,但是可降解材料受pH、温度、分子量、材料结构、酶等影响较大,它们只有在可降解的条件下容易降解,因此使用范围较小,而且存放条件更苛刻,关键是无法实现回收,而且成本高;2)采用可回收的帆布袋,但是只能运送部分衣物用品,无法防磕碰,而且安全性低,旁人容易直接打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回收式快递盒及其使用方法,该快递盒成本低,可重复使用,使用安全,操作方便。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折叠回收式快递盒,前板、后板、上板和下板为刚性板,左板和右板为能向下折叠的柔性板,左板和右板的上下端均分别与上板和下板连接成一体,前板和后板的上端分别通过旋转轴与上板连接,每个旋转轴都对应有锁紧机构和解锁机构,关闭时,前板和后板均与左板、右板和下板贴紧且锁紧机构使旋转轴不能旋转,打开时,解锁机构恢复旋转轴自由旋转,前板和后板能向上板翻折;两个解锁机构分别采用动态密码解锁和钥匙解锁且密码输入屏和钥匙孔均位于刚性板外侧。
进一步地,锁紧机构为分布在不同板上的锁紧块,旋转轴的两端相互平行且不在一条直线上,旋转轴的两端分别插入锁紧块内,旋转轴上设有卡块,锁紧块上设有旋转柱和两个限位杆,解锁机构能够带动旋转柱旋转,旋转柱旋转时能带动两个限位杆直线运动,关闭时,卡块夹在两个限位杆之间,打开时,卡块位于两个限位杆之外;密码输入屏与旋转柱电连接,钥匙孔正对旋转柱。
进一步地,前板和后板与上板的连接处均设有内凹的防潮板,旋转轴位于防潮板外侧。
进一步地,左板和右板为柔性材料,至少柔性材料的外侧面设有金属条。
进一步地,柔性材料为帆布。
进一步地,上板从前往后或从后往前逐渐变厚,前板和后板从上往下逐渐变厚。
进一步地,快递盒整体长600mm、宽400mm、高300mm。
一种基于上述折叠回收式快递盒的使用方法,运输和存放时,处于关闭状态,锁紧机构使旋转轴不能旋转且前板和后板均与左板、右板和下板贴紧;消费者取件时,消费者在密码输入屏上输入动态密码,一个旋转轴恢复自由旋转,将前板或后板向上板翻折,取件后,快递员用钥匙使另一个旋转轴恢复自由旋转,将后板或前板向上板翻折,最后往下压左板和右板,使整个快递盒折叠,最终回收至寄取网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快递盒采用常规材料、成本低,折叠回收后可以重复使用、节约了社会成本、环保,采用动态密码取件、使用安全,只需翻折前板或后板取件、不必整个拆开快递盒、操作方便。
2.通过解锁机构带动旋转柱旋转运动,进而带动限位杆直线运动,进而卡住或松开卡块,进而锁紧或解锁旋转轴,传动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旋转轴并非一根直轴、防止了翻折时的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14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结构纤维的集成式超冗余触觉传感器网络
- 下一篇:一种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